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保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地方上的基層自治組織,與臺灣現今的村里鄰性質相似。
2.宋朝王安石所創的新法之一,以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保。
保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地方上的基層自治組織,為宋朝王安石所創。以十家為保,設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設大保長,徵召壯丁,教導戰陣。目的在使鄉民能自衛,以防範奸慝。《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保甲之法,籍鄉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戰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古代基層治安制度的戶口編制名稱。如:「保甲」。元.施惠《幽閨記》第六齣:「奉上司明文,遍張文榜,畫影圖形,十家為甲,排門粉壁,各處挨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舊時地方的組織:(1)基層組織,五家為保。(2)參見「保甲法」條。
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喊叫。常用於壯聲勢、助威之時。《西遊記》第四四回:「忽聽得一聲吆喝,好便似千萬人吶喊之聲。」《福惠全書.卷二三.保甲部.漁埠編保》:「如有他處賊船尾入本保行劫,該保漁船不時巡哨,如遇有此,齊集吶喊。」
率由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蕩寇志》第七○回:「所貴責成各宰臣,遞相查考,振刷精神,毋自暴棄,至於保甲之法,弭盜之方各宜率由舊章,認真辦理。」
宵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賊、壞人。《福惠全書.卷二二.保甲部.城廂防守》:「更有州縣近城垣之處,內有高阜小山,外有曠僻無人之地,恐宵小從此出入。」也稱為「宵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滅、削平、刪除。如:「剗平」、「剗除」。《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剗滅古文,刮語燒書。」《後漢書.卷四四.胡廣傳》:「今以一臣之言,剗戾舊章,便利未明,眾心不猒。」
參見「一剗」條。
保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長。清代保甲法,十戶為牌,立一牌長。十牌為甲,立一甲長。十甲為保,立一保長。專司查報作姦犯科及戶口遷移等事,相當於今日村長一職。《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村人道:『金榮是此間保正,家道殷富,且是做人忠厚。誰不認得?你問他則甚?』」《水滸傳》第一三回:「把那漢子一條索子綁了,押出廟門,投一個保正莊上來。」
陳永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行政策 內政陳永華認為由於臺灣尚有許多地區未開發,不適合直接套用明朝制度,因此設立兩州一府,並且以保甲制度維持治安。此外,接續鄭成功的開墾政策,鼓勵中國移民參與開墾、引進新技術,並鼓勵種植蔗、米、製鹽等。 教育永曆19年(1665)在承天府設立孔廟,代表漢人教育體系與價值的建立,設置地方─中央不同的學校教育制度,推行科舉考試。 經濟貿易開墾所穫物產除了自給之外,也用於經營海外貿易,尤其是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交易軍火與日用品更是補給與獲利的重要來源。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