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信史     
瀏覽人次:494 收藏人次:0
記事詳實的歷史。《公羊傳.昭公十二年》:「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則齊桓晉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若夫追述遠代,代遠多偽,公羊高云:『傳聞異辭。』荀況稱:『錄遠略近。』蓋文疑則闕,貴信史也。」
    
瀏覽人次:16664 收藏人次:937487
誠實。如:「信用」、「誠信」、「失信」。
可靠、不懷疑。如:「信任」、「信賴」、「信譽」、「相信」、「可信度」。
崇仰。如:「信仰」、「信念」、「信徒」、「信奉」。
隨便、任意。如:「信步而行」、「信口開河」、「信手拈來」。
書札、函件。如:「書信」、「信件」、「掛號信」。
消息。如:「音信」、「報信」、「信息」、「喜信」。
憑證。如:「信物」、「印信」。
    
瀏覽人次:9935 收藏人次:1410833
過去的時事、事蹟。如:「歷史」、「通史」、「正史」、「近代史」。
記載過往事蹟的書籍。如:「史記」、「元史」、「清史稿」、「二十五史」。
古代掌管文書和記事等的官吏。如:「史官」、「太史」。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歷史、地理、政書等著作。如:「史部」、「經、史、子、集」。
姓。
史記     
瀏覽人次:8330 收藏人次:0
度,列傳以誌人物,然後一代君臣政事賢否得失,總彙於一編之中。自此例一定,歷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範圍,信史家之極則也。」至於文章內容,《史記》的文章可分成兩個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銜接交雜而成;正文後面會加上作者的評論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為起頭,內容或有作者的個人經歷,或有對人物的評價,或有收集資料的過程,但仍以評論題材人物的性格與行事為主,這也呼應司馬遷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際”的寫作目標自司馬遷創“太史公曰”以來,後代史家多響應。劉知幾《史通·論贊》載“班固曰贊,荀悅曰論,東觀曰...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6509 收藏人次:558609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佛氏裡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像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一種幻像(illusion),佛氏強調其為一幻奇結構,人若要成長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佛氏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佛洛伊德的遺產 心理療法 弗洛伊德身受醫生|醫師訓練,因此深信其研究與成果為科學產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後的心理學者與學院人士,對他的研究與實踐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葉特‧米...
大書特書     
瀏覽人次:2297 收藏人次:109164
04.《明史.卷二一六.公鼐列傳》:「凡一月間明綸善政,固大書特書;其有聞見異詞及宮闈委曲之妙用,亦皆直筆指陳,勒成信史。臣雖不肖,竊敢任之。」
商朝     
瀏覽人次:1106 收藏人次:0
目錄1 背景2 規模3 政治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背景商朝又稱殷、殷商(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前期屢屢遷都。而最後的二百七十三年盤庚定都於殷(今中國安陽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時候也稱為殷商或者殷。商朝晚期,中國的歷史從半信半疑的時代過渡到信史時代。商是中國歷史上繼夏朝之後的一個帝國,相對於夏具有更豐富的考古發現。商人起於東方,是東夷族的一支。史書記載,商人領袖湯以七十里而興起,得到伊尹輔佐,勢力發展很快,最後擊敗夏桀,代夏而為天下共主。夏、商之際,中原已經出現許...
安陽殷墟     
瀏覽人次:278 收藏人次:0
義,其清楚的以存在的事實證明司馬遷所著之《史記》˙<殷本記>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並確立了商朝歷史實屬於信史時代,破除過去對於三代歷史存在與否的懷疑,著實為中國考古的重要發現。(註2) 參考書目註1:通鑑文化編輯部,《消失的古文明》,新北市:生活品味文化,民95,頁78-80。註2:唐際根,《殷墟︰一個王朝的背景》,科學出版社,2009。。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安陽殷墟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