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借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代人謀劃設計。參見「藉箸代籌」條。《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與人設謀曰借箸。」唐.杜牧〈河湟〉詩:「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也作「藉箸」。
張良借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酈食其勸劉邦立六國後代來共伐楚國,後張良至,劉邦正要用飯,張良拿起筷子為劉邦解說形勢。見《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後遂以張良借箸指籌劃、計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用他人的財物,或將自己財物暫時給他人使用。如:「借錢」、「租借」、「借貸」。
假托、利用。如:「借故」、「借題發揮」、「借刀殺人」、「借花獻佛」。
倚靠、憑藉。如:「借助」、「借重」。
借光:請人讓路或詢問事由的客套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筷子。《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紂為象箸而箕子唏。」《紅樓夢》第七六回:「眾媳婦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陳設一番。」
1.標舉。通「著」。《荀子.王霸》:「致忠信,箸仁義,足以竭人矣。」
2.撰述、寫作。通「著」。《後漢書.卷四九.王充傳》:「箸《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
藉箸代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箸,筷子。籌,籌劃。「藉箸代籌」指借所用的筷子當籌碼來計量規劃。語本《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後比喻代人謀劃策略。如:「如果經理如不嫌棄,我願藉箸代籌,略盡棉薄之力。」
朝不及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上無法顧及晚上的事。形容情況危急窘迫。《左傳.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清史稿.卷五○○.遺逸傳一.莊元辰傳》:「敵在門庭,朝不及夕,有深宮養優之心,安得有前席借箸之事,則蒙蔽何可滋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