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59 ms
共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假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事物本質不相符的虛偽表象。如:「近來房地產的交易看似又活絡起來,其實那只不過是財團炒作的假象。」
|
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真的。如:「假牙」、「假髮」、「假面具」、「假道學」、「虛情假意」、「假戲真做」。
借。如:「假手他人」、「狐假虎威」、「假公濟私」。
設或。如:「假若」、「假如」、「假使」。
休息的日子。如:「假期」、「年假」、「放假」、「寒暑假」、「銷假上班」。
|
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力強,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
外觀、狀態。如:「形象」、「現象」、「氣象」、「星象」、「天象」。
意念針對的人或事物。如:「對象」。
仿效、摹擬。如:「象形文字」。
|
葉公好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葉子高喜歡龍,家裡全用龍來雕飾。天上的龍知道此事,特到葉公家的窗口窺視。葉公見了真龍,卻嚇得面無人色。典出漢.劉向《新序.雜事》。後以葉公好龍比喻表裡不一,似是而非的假象。《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
|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蟬蛻變於脫去外殼。比喻利用假象藉以脫身。※語或本《三國志平話》卷上。
△「逃之夭夭」、「溜之大吉」
|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像蜈蚣或馬陸這種多足的蟲類,即使截斷其身軀,亦能支持身體而不倒。後用來比喻人、事雖然衰亡敗落,但在一段時間內,尚能維持興旺繁榮的假象。《文選.曹冏.六代論》:「夫泉竭則流涸,根朽則葉枯;枝繁者蔭根,條落者本孤。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眾也。」也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事雖然衰亡敗落,但尚能維持興旺繁榮的假象。參見「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條。《紅樓夢》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氣象不同。」
|
天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頭腦簡單,容易受假象迷惑而上當。如:「你的想法太天真了!這事不能單從一方面來想。」
|
掩人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蔽別人的耳目。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語本《大宋宣和遺事.亨集》。
|
唱籌量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劉宋名將檀道濟伐魏,因糧食不繼而還,加上後有追兵,故軍心渙散。道濟乃利用夜晚,叫人以沙充糧,高聲報數,假裝存糧尚足。如此一來,軍心穩定,魏兵也不敢再追。見《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傳》。後比喻製造假象,欺矇敵人。《蕩寇志》第二回:「且疏了他的防備,那時同你高飛遠走,他怎生奈何?這叫做唱籌量沙的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