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6.5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做禮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基督教儀式。基督徒參加定期聚會,祈禱聽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行某種工作或行為。如:「做事」、「做工」、「做生意」、「做實驗」。
製造。如:「做蛋糕」、「做衣服」。
當、身為。如:「做父母的」、「做老師的」。
舉辦。如:「做生日」、「做滿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拜:A>向神行敬拜禮。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拜求」、「跪拜」、「下拜」、「參拜」。
訪問、看望。如:「拜訪」、「拜會」。
祝賀。如:「拜年」、「拜壽」。
授官。如:「封侯拜相」。
再見。為英語b的音譯。如:「拜拜!明天見。」
一種人際關係上的尊敬說法。如:「拜託」、「拜領」、「拜讀大作」。
禮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基督教徒每星期日聚眾集會,對上帝敬拜的儀式。如:「這個禮拜天,你要不要到教堂去做禮拜?」
虔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敬而真誠。[例]阿姨是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每星期都會上教堂做禮拜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也特別喜歡。另一類是運用舊經驗,「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又如:要求小孩到圖書館肅靜,可先到教堂做禮拜的經驗。若刺激明顯不同,則會產生辨別作用。如:紅燈止步綠燈行;又如:辨別是非,分明青紅皂白。辨別作用對反應而言,謂之選擇增強。見馬呼之為馬,則給予增強;若指鹿為馬,則不予增強。代幣增強作用以符號(象徵物)代替實物獎勵。如: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日常生活的運用不勝枚舉,某選舉以千元購得支持卡,若當選則兌換十倍的價碼,真是應用此方法之高招。使用代幣制的優點有:實施方便、避免飽足、標準...
教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仰同一種宗教的友伴。如:「每個星期日的早上,基督教的教友們一定齊聚在教堂做禮拜。」
主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徒對星期日的稱呼。相傳耶穌在死後第三天的早晨復活,且該天是星期日,故稱為「主日」。[例]基督徒通常會在主日到教堂做禮拜,藉以讚揚、感謝上帝的賜福。
主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徒稱一個星期為一個「主麻」。為阿拉伯語jum'a的音譯。每個星期五聚集做禮拜,稱為「主麻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