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健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徒步方式,到郊外旅遊的活動。此種活動起源於西元一九○一年德國費施爾中學,後流行於世界各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壯、身體好。如:「健康」、「健美」、「健壯」、「強健」。
使強壯。如:「健身」。
擅長,在某方面的能力、精力特別強。如:「健談」、「健步如飛」。
健忘:容易忘、記憶力不佳。如:「老來多健忘」。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雖大但志氣卻更加豪壯。語出《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例]他雖然上了年紀卻老當益壯,登山健行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
周芬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雲梯》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辨公室情報》 方智出版社 1993年3月《女阿甘正傳》 健行文化出版公司 1996年6月《熱夜》 遠流出版公司 1996年10月《戀物人語》 九歌出版社 2000年10月《汝色》 二魚文化公司 2002年4月《周芬伶精選集》 九歌出版社 2002年7月《豔遇才子書──四大古典小說中的絕妙好辭》 麥田出版公司 2003年11月《仙人掌女人收藏書》 麥田出版公司 2006年7月《母系銀河》 印刻出版公司 2005年4月《紫蓮之歌》 九歌出版社 2006年10月*小說...
自強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強自身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的團隊活動。一般分為動態與靜態。動態活動如健行、旅遊、戰鬥營;靜態活動如書法、電腦等研習營。國內最常見的主辦單位為救國團,每年寒暑假都舉辦類似的活動,學員為高中高職以上之在學學生,以及三十歲以下的社會青年。
潘希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琦君說童年》純文學出版社 1981年,三民書局 2006年《琦君寄小讀者》純文學出版社 1985年,健行出版社 1996年,2004年 原書更名為《鞋子告狀—琦君寄小讀者》九歌出版社《桂花雨》繪者:黃淑英 格林文化出版社 2002年《玳瑁髮夾》繪者:黃淑英 格林文化出版社 2004年論述《詞人之舟》純文學出版社 1981年,爾雅出版社 1996年《琦君讀書》九歌出版社 1987年,新版 2006年翻譯《傻鵝皮杜妮》國語日報 1965年《涼風山莊》純文學出版社 1988年《比伯的手風琴》漢藝色研出版社 1989年《李波的心...
金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撰寫社評二十餘年,被稱為有兩支筆:一支是寫武俠小說的「世界第一俠筆」,另一支是寫社評的「香港第一健行」。北大教授陳平原先生:「他把儒釋道、琴棋書畫等中國傳統文化通俗化了,所以金庸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陳世驤曾寫道: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此一人。」另一個金學專家、中國新派武俠小說研究學會會長馮其庸說:「金庸小說的情節結構,是非常具有創造性的。我敢說,在古往今來的小說結構上,金庸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以上兩位學者評價是極高的。特別是近十年來,金庸作品已由...
白尾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較大捕捉壓力,對其生態習性了解仍然有限。<註1> 固守領域的白尾鴝經常在中低海拔森林中健行的登山客一定對常單獨在林道上站立著的嬌小白尾鴝不陌生,還有帶著金屬音質的"咪-多雷咪"的可愛鳴聲常從森林底層中傳出,彷彿在宣告著自己的領地範圍。遇見突發狀況時會採貼地飛行,躲入森林中較低矮的樹枝橫桿佇立警戒,等狀況解除後再飛回原地享受自己的固定領域。另在飛行時或特有的站立姿勢時才會張開尾部露出尾羽外瓣白色的特徵。<註2> 並不完全白尾的白尾鴝 雖然白尾鴝的名稱稱之為"白尾",但其實並非全為白色。牠的第一枚尾...
七老八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年紀很大。[例]隔壁李爺爺雖然已經七老八十了,登山健行卻不輸給年輕人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