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寒論     
瀏覽人次:189 收藏人次:0
書名。漢朝張機著《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張機死後,書散佚不全,晉王叔和為之蒐集整理,取其專論傷寒部分,輯為《傷寒論》,六篇十章。全書主以六經辨證治急性熱病,為方書之祖。
    
瀏覽人次:27203 收藏人次:4399938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10130 收藏人次:3393013
秋冬時天氣冷的季節。與「暑」相對。如:「寒假」、「寒暑易節」。
冷。如:「寒冷」、「寒流」、「寒帶」、「寒意」、「酷寒」、「天寒地凍」、「飢寒交迫」。
害怕。如:「心寒」、「膽寒」。
貧窮、窮苦。如:「清寒」、「寒門」、「寒苦」、「貧寒」。
    
瀏覽人次:8325 收藏人次:3455682
皮肉破裂。如:「外傷」、「傷口」、「傷痕」、「刀傷」。
損害、耗損。如:「傷神」、「傷腦筋」、「出口傷人」、「菸酒傷身」。
妨害。如:「無傷大雅」。
感到悲哀、悲痛。如:「悲傷」、「憂傷」、「傷心」、「傷別離」。
傷寒     
瀏覽人次:339 收藏人次:0
1.中醫上指外感熱病的總稱;亦指受了風寒而引起的病。
2.病名。病原體為沙門氏傷寒桿菌,可經由飲水或食物傳染。潛伏期約為兩周,症狀為發燒、頭痛、發冷、腹痛、便祕或腹瀉、脈搏緩慢,甚至出現肝脾腫大、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可能引起腸胃出血、肺炎等併發症。也稱為「腸傷寒」。
亞聖     
瀏覽人次:2631 收藏人次:0
3.對東漢張機的敬稱。張機精通醫術,著有《傷寒論》及《金匱玉函要略》,自漢魏以來,家肄戶習,世推為醫中亞聖。
    
瀏覽人次:2219 收藏人次:0
1.鼻子出血稱為「衄」,後泛指出血。如:「鼻衄」、「耳衄」。漢.張機《傷寒論.卷一.辨脈法》:「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上.百病主治藥.吐血衄血》:「口鼻併出曰腦衄,九竅俱出曰大衄。」也稱為「衄血」。
經方     
瀏覽人次:223 收藏人次:0
2.中醫上稱漢代之前的臨床著作為「經方」,稱漢以後醫家所定的方劑為「時方」。通常指張機《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所記載的方劑。
醫經     
瀏覽人次:194 收藏人次:0
有關中醫學術方面的著作。如《黃帝內經》、《外經》、《扁鵲內經》、《外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等。
王叔和     
瀏覽人次:156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晉時名醫,著有《脈經》,並編次張機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