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34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儀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禮法、規矩。《南史.卷二六.袁湛傳》:「愍孫峻於儀範,廢帝裸之迫使走,愍孫雅步如常。」《隋書.卷七五.儒林傳.馬光傳》:「然皆鄙野,無儀範,朝廷不之貴也。」
2.風采、風範。北周.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儀範清冷,風神軒舉。」
國民禮儀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970年,內政部依傳統禮俗和現代生活狀況而制定的禮儀範例。《國民禮儀範例》與《國民生活須知》(西元1968年頒行)均為1960年代後期至1970年代中期,中華民國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產物,係屬國家對於人民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內容所進行的規範化作為。參見「國民生活須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條。
〔國民禮儀範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民禮儀範例〕係行政院於民國五十九年(1970)十月九日臺五十九內字第九一一三號令核定,並經四次修正,內政部於八十年一月二十六日臺(80)內民字第八九一三○○號函修正頒行。範例係參照各種禮儀、我國固有禮俗暨現代社會生活狀況訂定,包含七章。第一章為〔總則〕。第二章為〔一般禮節〕,其中包括六節,為崇敬國家禮儀、日常禮儀、相見禮、集會、開創與落成典禮、喜慶與宴會等。第三章為〔成年禮〕,凡年滿十八歲之男女青年,宜為之舉行成年禮,以諭知其人生應有之責任與義務。第四章為〔婚禮〕,包括訂婚和結婚兩節。第五章為〔喪禮〕,包括治喪、奠弔、出殯、安葬、喪期及喪服等五節。第六章為〔祭禮〕,包括公祭和家祭兩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容貌舉止。如:「威儀」、「儀容」、「儀表堂堂」、「儀態萬千」。
有一定規矩、程序的禮節。如:「禮儀」、「司儀」、「儀式」。
禮金或禮物。如:「賀儀」、「奠儀」、「謝儀」。
器具。如:「儀器」、「地球儀」、「渾天儀」、「地動儀」。
仰慕、嚮往。如:「心儀已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子、模型。如:「錢範」、「銅範」。
法式、法則。如:「典範」、「規範」、「模範」。
標準的、可效法的。如:「範例」、「範本」、「範文」。
界限。如:「就範」、「範圍」。
防止、限制。如:「防範」。
萱蔭長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鍾郝儀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寇謙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路。=評價=寇謙之改革了道官職位的世襲制度,主張唯賢是授,信守五常,持戒修行。另外還很重視道教齋醮儀範,為道教增訂許多齋儀和儀式,奠定道教齋儀基礎。而他改革後的天師道,被稱為新天師道 或北天師道,讓道教不再指是符合平民的需要,同時也能吸引士大夫階層,使道教的信仰更加擴大,這就是他在道教史上最大的貢獻。=資料來源=《中國歷代斯思想家六》台灣商務印書館http://www.taoism.org.hk/general-taoism/eminent-philosophers-accomplished-taoists/pg1-4...
雜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屬於正流,未列於九品內的雜職官位。如明清典史、驛丞、教坊技藝人等官位。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色有色長,部有部頭,上有教坊使副、鈐轄、都管、掌儀範者,皆是雜流命官。」
表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率儀範。漢.賈誼《新書.卷八.官人》:「知足以為源泉,行足以為表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