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9.30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儋為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故稱為「儋石」。也有人以為一石為石,二石為儋,指一人能擔的粟米。用來指少量的糧食。晉.陶淵明〈勸農〉詩六章之五:「儋石不儲,飢寒交至。」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往年家儲無儋石,今麥收多十斛矣。」
家無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一點餘糧也沒有。形容生活極為貧窮困苦。《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傳》:「劉毅家無儋石之儲,摴蒱一擲百萬。」《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心若死灰,不營勢利,家無儋石,不費囊錢。」也作「家無擔石」。
儋石之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擁有少量的食物。形容生活窮困。《漢書.卷一○○.敘傳上》:「思有裋褐之褻,儋石之畜,所願不過一金,然終於轉死溝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如:「石頭」、「石塊」、「砂石」、「岩石」、「大理石」、「投石問路」、「一石二鳥」。
部首。
姓。
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亦稱為「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負、負荷。同「擔」。《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上人箸百尺樓上,儋梯將去。」
1.盛物的器具。《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喜,遂行,購鶉盈儋,復入郡。」
2.儋縣:縣名。隸屬大陸地區海南特別行政區,在海南島西岸。
3.姓。如周代有儋翩。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甚懼。其黨曰:「劉裕烏合之眾1>,勢必無成,願不以為慮。」玄曰:「劉裕勇冠三軍,當今無敵,劉毅家無儋石之儲2>,摴蒱3>一擲百萬。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舉大事,何謂無成!」其見憚如此。 〔注解〕 (1) 烏合之眾: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見「烏合之眾」。 (2) 儋石之儲:僅擁有少量的食物。形容生活窮困。儋石,音ㄉㄢ ㄉㄢˋ,儋為可容納一石穀物的容器,故稱為「儋石」。也有人以為一石為石,二石為儋,指一人能擔的粟米。用來指少量的糧食。 (3) 摴蒱:音ㄕㄨ ㄆㄨˊ,一種古代賭博的遊戲。投擲有顏色的五顆木子,以顏色決勝負。類似今日的擲骰子。〔參考資料〕另可參考:1....
集思廣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董和》先主定蜀,徵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獻可替否,共為歡交。自和居官食祿,外牧殊域,內幹機衡,二十餘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亮後為丞相,教與群下曰:「夫參署1>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
集思廣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思廣益」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董和》先主定蜀,徵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獻可替否,共為歡交。自和居官食祿,外牧殊域,內幹機衡,二十餘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亮後為丞相,教與群下曰:「夫參署1>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
廣思集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思廣益」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董和》先主定蜀,徵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獻可替否,共為歡交。自和居官食祿,外牧殊域,內幹機衡,二十餘年,死之日家無儋石之財。亮後為丞相,教與群下曰:「夫參署1>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
心若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莊子.知北遊》:「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心不為外物所動,如不再燃燒的灰燼。《隋書.卷五七.盧思道傳》:「心若死灰,不營勢利,家無儋石,不費囊錢。」也作「心如死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