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元世祖     
瀏覽人次:208 收藏人次:0
帝號。指元朝皇帝忽必烈。參見「忽必烈」條。
元世祖出獵圖     
瀏覽人次:33 收藏人次:0
劉貫道(約活動於十三世紀後半),字仲賢,中山(今河北定縣)人,善畫。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補御衣局使。畫史之其。所畫道釋、人物,宗法晉、唐。畫山水宗李成、郭熙,佳處逼真。花竹鳥獸,亦能集合諸家之長,是當時畫壇的高手。
 
此畫作於元世祖至正十七年(1280),屬於大幅作品,畫北方沙漠地帶,一片黃沙坡地,景色單調。沙丘之後,正有一列駱駝馱隊橫越。近處人騎聚集,或張弓射雁;或手架獵鷹;或繩攜獵豹,皆為馬上行獵之狀。其中騎乘黑馬、身穿白裘者,應為元世祖,與世祖並駕的婦女,似為皇后,其餘八人,應是侍從,其中尚有黑奴一名。
 
圖中人物、馬騎無論衣著、裝備皆刻畫精細,表情神態自然生動,而世祖的面容,更與本院所藏<元歷代帝后像>冊中的元世祖半身像相似,足證兩圖的寫實。雖然劉貫道的畫作傳世甚少,但由此軸中人物的傳神,可明劉氏善畫的美名,非憑空得來。
    
瀏覽人次:17688 收藏人次:3001685
一代。三十年為一世。如:「世世代代」。
上一代即有的。如:「世交」、「世仇」。
世界、世間。如:「問世」、「傳世」、「世事難料」、「舉世無雙」。
量詞。用於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
    
瀏覽人次:15819 收藏人次:836398
5.朝代名。(西元1279∼1368)元世祖忽必烈滅宋後稱帝,建立元朝。版圖跨越亞、歐兩洲,是世界史上罕有的龐大帝國。
    
瀏覽人次:12137 收藏人次:3547026
父母親的父母。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通稱先代的人。如:「遠祖」、「先祖」、「祖宗」。
創始者。如:「鼻祖」、「祖師」、「佛祖」。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9189 收藏人次:364364
「兩全」義為兼顧雙方,使兩方皆無損害,如「忠孝兩全」、「公私兩全」中的「兩全」都是這個意思。「兩全其美」一詞語見於元人陳天祥〈論盧世榮姦邪狀〉一文中。盧世榮亦元代人,元世祖時,大臣桑哥舉薦他有「上可裕國,下不損民」的理財之術,故被任命為中書右丞,奉旨整治鈔法。但他利用這個機會搜括民脂,在職四個多月間,不但未讓國家財政有所起色,反而造成入不敷出。而在此之前,另有一皇帝寵臣阿合馬,在執掌國家財政大權期間苛徵賦稅,貪贓枉法,死後不但被追討家產,世祖還命人開棺戮屍,君臣雙方可說是兩敗俱傷。所以監察御史陳天祥在上書彈劾盧世榮時,便以此事為警惕,建請朝廷在未釀大禍前,先將盧降職查考,使「君父臣子之間,上下...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6971 收藏人次:285054
、同知樞密院事。至元十一年,任中書左丞相,自襄陽出兵,至元十三年正月攻下臨安,滅南宋。至元三十一年,元世祖駕崩,同年十二月,伯顏亦病逝。
(4) 文丞相:文天祥(西元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南宋末忠臣,江西吉水人。官至左丞相, 封信國公。德祐初,元兵入侵,天祥應詔勤王,奉使入元軍議和,被執。後脫歸,輾轉浙、閩、粵,繼抗元師,戰敗被執,拘燕三年,宋既亡,終不屈,遂被殺。臨刑,作〈正氣歌〉以見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吟嘯集》。
趙孟頫     
瀏覽人次:1820 收藏人次:206885
生平趙孟頫(西元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諡文敏,與畫家錢選等,並稱"吳興八俊"。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後裔。四世祖名伯圭,是南宋孝宗的哥哥,賜宅於湖州,此後,他們這支子孫變成湖州人。宋亡,他曾經歸隱,後來於元世祖至祖二十四年奉詔入朝,擔任奉訓大夫兵部郎中,歷官翰林學士奉旨,榮祿大夫。死後追封魏國公。 書法高手南宋滅亡後,回鄉閒居十年,苦讀經史,勤習書畫,常與錢選研究書畫之道,得益匪淺。趙孟頫在藝術方面不論書、畫都以復古為開新的,他在宋人強調個人主義抒情之後,力求恢復晉、唐的筆法,不但復古,而且開新,...
文天祥     
瀏覽人次:1725 收藏人次:156116
進兵江西,恢復州縣多處。後兵敗被俘至元大都,終以不屈被害。封信國公。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蹟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著作《文山先生全集》 評價1.汪水雲《浮邱道人招魂歌》:「杜陵寶唾手親拾,滄海月明老珠泣。天地長留國風什,鬼神呵護六丁立。我公筆勢人莫及,每一呻吟淚痕濕。」2.清劉熙載評文天祥詞云:「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變之正也。」 特色簡介文天祥主張:「詩所以發性情之和也,性情未發,詩為無聲;...
白樸     
瀏覽人次:1713 收藏人次:196324
目錄1 生平2 作品2.1 雜劇2.2 散曲2.3 詞3 評論 生平白樸字仁甫,後改字太素,號蘭谷,本隩州人,後徙居真定,故或謂真定人。生於金哀宗正大三年(A.D.1226),卒年不詳,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A.D.1291)(時作者六十六歲),還有詞作留世,此後事蹟則無可考,不能確定其卒年和壽考。或據《 天籟集》<水龍吟>詞序云:「丙午(A.D.1306)秋,到維揚,途中值兩甚快然。」而謂白樸八十一歲時尚健在。白樸父親白華,字文舉,號寓齋,仕金樞密院判官,《金史》有傳。白樸七歲遭逢壬辰之亂。次年,金亡,白華奔宋,樸隨詩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