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元戎     
瀏覽人次:509 收藏人次:0
1.兵車。《詩經.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2.主將、元帥。《周書.卷一二.齊煬王憲傳》:「吾以不武,任總元戎,受命安邊,路指幽冀。」
3.大眾、大兵。《漢書.卷九三.佞幸傳.董賢傳》:「往悉爾心,統辟元戎。」《文選.班固.東都賦》:「元戎竟野,戈鋋彗雲。」
    
瀏覽人次:15998 收藏人次:836398
開始的、第一的。如:「元年」、「元旦」、「元月」、「元配」。
為首的。如:「元帥」、「元首」、「元勛」、「元凶」。
基本的、構成整體結構的。如:「元件」、「元素」。
量詞。用於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元等於十角。通「圓」。如:「十元」、「五十元」。
朝代名。
    
瀏覽人次:11334 收藏人次:849875
1.兵器。《禮記.月令》:「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漢.鄭玄.注:「五戎謂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
2.兵車。《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梁弘御戎,萊駒為右。」唐.柳宗元〈嶺南節度饗軍堂記〉:「其大小之戎,號令之用,則聽于節度使焉。」
3.兵士。《易經.同人卦.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國語.吳語》:「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
4.軍旅。如:「投筆從戎」。唐.皮日休〈白門表〉:「監戎者以聞。上赫然大怒,命大將職正其罪。」
5.戰爭。《書經.說命中》:「惟口起羞,惟甲冑起戎。」《新唐書.卷一二二.魏元忠傳》:「是知大將臨戎,以智為本。」
6.泛指西方的少數民族。《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7.姓。如漢代有戎賜。
大。《詩經.周頌.烈文》:「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漢.毛亨.傳:「戎,大。」
你、汝。《詩經.大雅.民勞》:「戎雖小子,而式弘大。」漢.鄭玄.箋:「戎,猶女也。」
    
瀏覽人次:24442 收藏人次:4085528
2.篷帳、營帳。如:「帳幕」、「幄幕」。《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宋.姜夔〈翠樓吟.月冷龍沙〉詞:「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
虎視眈眈     
瀏覽人次:17047 收藏人次:2823070
參考詞語︰眈眈虎視注音︰ㄉㄢ ㄉㄢ ㄏㄨˇ ㄕˋ漢語拼音︰dān dān hǔ shì釋義︰即「虎視眈眈」。見「虎視眈眈」條。
01.《舊唐書.卷一八○.張仲武列傳》:「漁陽突騎,燕歌壯氣,赳赳元戎,眈眈虎視。」
    
瀏覽人次:15299 收藏人次:3088972
2.旌旗。《禮記.大傳》:「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漢.鄭玄.注:「徽號,旌旗之名也。」《文選.潘岳.閑居賦》:「其西則有元戎禁營,玄幙綠徽。」
諸葛亮     
瀏覽人次:8597 收藏人次:1778782
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構想,曾發明損益連弩(諸葛弩、元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推演兵法,作的八陣圖,直至唐代名將李靖仍十分推崇。  由於《三國演義》誇大了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方面的才能,近現代經常有徹底質疑諸葛亮軍事能力的觀點。但是作為蜀漢十多年間的最高軍事指揮和前線決策者,除平定南方叛亂以外,諸葛亮以不足曹魏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兵力,不但長期進攻曹魏使其基本不敢入侵本國,反而占得了魏國陰平、武都兩個郡。其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集忠、孝、義...
烽火連天     
瀏覽人次:6586 收藏人次:123657
烽火連天」條。
01.清.丘逢甲〈書事疊前韻〉詩一○首之二:「接天烽火迫殘年,孤負鐃歌製凱旋。依舊元戎竇車騎,更無人與勒燕然。」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6347 收藏人次:838946
見兵車揚起的塵土,立刻向中軍告急,孫叔敖就說:「寧可我們先侵犯敵人,不要讓敵人侵犯我們。《詩》說:『元戎十輛,在前面開道。』就是要搶先攻擊敵人。《軍志》也說:『搶在敵人前面,可以劫奪敵人的戰鬥意志。』我們衝過去吧!」於是就疾速進軍,戰車飛馳,士兵奔跑,掩殺晉軍,獲得勝利。「先聲奪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
整飭     
瀏覽人次:4810 收藏人次:377859
1.整頓。《三國志.卷三八.蜀書.許靖傳》:「知足下忠義奮發,整飭元戎,西迎大駕,巡省中嶽。」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