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免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帽。《三國演義》第七四回:「龐德聞之,免冠頓首,流血滿面而告。」《初刻拍案驚奇》卷七:「除非陛下免冠跣足救臣,臣方得活。」
免冠解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下官帽且免除其印信。比喻辭去官職的意思。《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夫魏其毀君,君當免冠解印綬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帽子。如:「皇冠」、「桂冠」、「鳳冠」、「怒髮衝冠」、「衣冠楚楚」。
位於頂端像帽子的東西。如:「雞冠」、「花冠」。
古代的一種儀式。為年滿二十歲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禮。如:「冠禮」。
超越、領先。如:「豔冠群芳」、「收視率勇冠三臺」。
第一、最優秀的。如:「冠軍」、「全縣之冠」。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掉、省略。如:「免除」、「免費」、「免職」、「免稅商店」。
避開,不被涉及。如:「避免」、「免疫」、「免不了」、「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以免意外發生時驚慌失措,無所適從。」
不可。如:「遊客免進」、「免開尊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碰撞、觸碰。如:「呼天搶地」。《戰國策.魏策四》:「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
蕭規曹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與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參為漢相國,出入6>三年。卒,諡懿侯。子窋7>代侯。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顜8>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注解〕 (1) 參:曹參(?∼西元前190),字敬伯,西漢沛縣人。與蕭何同佐漢高祖定天下,封平陽侯。繼蕭何為相,一遵蕭規。卒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停止、止息。《老子》第二八章:「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釋之免冠頓首謝曰:『法如是足也。』」
怏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滿意、不快樂的樣子。《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條侯免冠謝罪。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佒者非少主臣也!』」《三國演義》第二六回:「操知來意,乃懸迴避牌於門。關公怏怏而回。」也作「鞅鞅」。
兒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孩童。《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文帝免冠謝曰:『教兒子不謹。』」
搶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頭觸地。《戰國策.魏策四》:「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見獄吏,則頭搶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