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8.7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兒童的泛靈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的泛靈觀,依據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觀點認為處於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period)的兒童,對於無生命的物體,都會賦予生命或意識。有關生命的方面,在於問兒童某種東西是否活著;有關意識方面,則問兒童對提及的各種東西能否感受到特定行動的效應,如木材起火了,其感受如何?雨對風的感受又如何?因此,兒童所認定的生命或意識,不限於真正活著的東西,如當人走路時,覺得月亮隨著人亦步亦趨,而當人停下來休息時,月亮也停止不動,是將月亮視為如人一樣有生命、有意識的物體。
  皮亞傑將兒童所具有的生命概念之發展,分成四個階段;其中前兩個階段屬於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靶的中心。如:「眾矢之的」。
目標,心中想到的地方。如:「標的」、「目的」。
確實的。如:「他的確是個好人!」、「那本書的確是我的。」
表所屬的介詞。如:「我的書」、「他的妹妹」、「公園裡的花」。
形容詞語尾。如:「美麗的」、「可愛的」、「帥氣的」、「認真的」。
人稱代名詞。如:「開車的」、「走路的」、「賣花的」、「忙碌的」。
副詞詞尾。如:「慢慢的走」、「高高的飛」、「好好的讀書」。
語尾助詞。如:「這是難免的」、「這是不可以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漂浮。如:「泛舟」。
普通、一般。如:「泛稱」、「泛論」、「泛泛之交」。
不切實。如:「空泛」、「浮泛」。
呈現、透著。如:「她臉上泛著一層紅光。」、「水溝裡泛著一股惡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驗。如:「靈驗」、「試試我的法子,看靈不靈?」
最精明能幹的。如:「萬物之靈」。
聰明、不呆板。如:「靈活」、「靈巧」、「機靈」。
鬼神。如:「神靈」、「山靈」。
超自然的精神感應。如:「靈感」、「靈機一動」。
死者棺材或與死者有關的。如:「靈位」、「移靈」、「守靈」。
人的魂魄、精神。如:「靈魂」、「心靈」、「性靈」。
明曉事理。如:「冥頑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童話」、「童謠」、「童玩」、「兒童」、「童叟無欺」。
幼小的、未成年的。如:「童年」。
姓。
兒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成年的男女。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