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06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入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國向本國朝廷進獻物品。《史記.卷四.周本紀》:「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五方率職,四隩入貢。」
2.貢士入京參加會試。唐.齊己〈荊州貫休大師舊房〉詩:「入貢文儒來請益,出官卿相駐過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外面進到裡面。與「出」相對。如:「入口」、「出入」、「入境」、「入場」、「引狼入室」。
參加。如:「入學」、「入會」、「入股」、「入伍」。
收進、所得。如:「收入」、「入帳」、「量入為出」、「入不敷出」。
到、達。如:「入夜」、「入夏」、「入冬」。
落。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合乎。如:「入時」、「入流」、「入情入理」。
沉溺、深陷。如:「入迷」、「入神」、「走火入魔」。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月」、「屋」、「質」、「覺」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指臣屬向君王的奉獻。如:「進貢」、「貢品」、「貢物」。
貢獻:將力量或財物獻出。如:「我們要將所學貢獻給國家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有絲繩,用以射鳥的箭。《楚辭.屈原.九章.惜誦》:「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漢.王逸.注:「矰,繳射矢也。」《文選.張華.鷦鷯賦》:「然皆負矰嬰繳,羽毛入貢。」
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交換財貨、互通有無。《晉書.卷二六.食貨志》:「西域人入貢,財貨流通,皆邈之功也。」《文明小史》第四八回:「遠近的匯兌,到處可以流通。」
包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束捆綁的菁茅草。古代祭祀時,用來濾酒去滓,為春秋時楚國的貢物。《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史記.卷六二.管晏傳》:「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也作「苞茅」。
苞茅不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齊國以楚國不向周朝入貢苞茅為藉口,出兵攻打楚國的故事。典出《左傳.僖公四年》。
賓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諸侯入貢朝見天子。引申為歸順臣服。《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紅樓夢》第六三回:「如今四海賓服,八方寧靜,千載百載不用武備。」
梯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梯山航海。比喻歷經險阻的長途跋涉。唐.賀知章〈奉和聖製送張說巡邊〉詩:「荒境盡懷忠,梯航已自通。」宋.張孝祥〈念奴嬌.弓刀陌上〉詞:「梯航入貢,路經頭痛身熱。」
使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奉命往來國際間的官員。[例]東漢光武帝時,日本派使臣入貢,從此中日交通日益頻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