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8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城。古時城分為內外二層,內城稱為「城」,外城稱為「郭」。《南齊書.卷二五.垣崇祖傳》:「以郭大難守,退保內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面的。與「外」相對。如:「內部」、「內科」、「室內」、「內衣」、「國內」、「內在美」。
隱藏的、暗中的。如:「內情」、「內定」。
稱自己的妻子或妻方的親屬。如:「內人」、「內兄」、「內親」、「內姪」、「賢內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環繞京師或某一都市、區域以供防守的高大圍牆。[例]城郭、內城、外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圍於內城外的外城。
光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裸露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腳穿的一雙粉底內城式京靴,頭上卻是光光的沒有戴帽。」
安平古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重要古蹟。地點在今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二十八號。明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荷蘭人自印尼爪哇運來建材,開始構建臺灣第一座城堡,至崇禎七年(西元1634年)才完成。原稱為「熱蘭遮城」,鄭成功定居此地,又稱為「王城」、「臺灣城」;清乾隆以後又稱為「赤崁城」。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英軍來犯,城內軍火庫爆炸,死傷慘重,城牆毀壞。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沈葆禎修「億載金城」時,曾利用此城的牆石,荒廢更甚。光緒二十二年(西元1896年),日本人將內城城基毀敗後改建海關宿舍,並加建了一個小城樓,四周圍上紅磚,成為一長方形高臺,即今古堡的樣子。在古堡前方仍存有一面高三丈餘的殘牆,正是原來熱蘭遮城的原蹟。現屬臺閩地區一級古蹟。
正陽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今北平內城的正南門,俗稱前門,即元代的麗正門,明正統年間改稱為「正陽門」。
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城所附屬的小城,如內城及附郭的月城等。唐.白居易〈庾樓曉望〉詩:「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
崇文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北平市的城門。明代稱為「海岱門」。在內城的南左側,為內外城交通的要衝。也稱為「哈德門」。
檔子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妓院。《續孽海花》第四九回:「前天蘭公爺派了右翼總兵,第一句話就要辦口袋底兒的檔子班,說是內城地方,不應容留流娼。」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