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封建時代對婦女閨門內的教育。《晉書.卷四○.楊駿傳》:「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內教也。」也作「內訓」。
2.在皇城內教練武技,校閱士兵。《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帝初置內教法,旬一御便殿閱武。」
3.佛教。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內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
內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唐代樂舞管理機構。內教坊係內教之坊,為教授宮女習樂而設。高祖李淵(西元618∼西元626)於武德初年(西元618)設立內教坊於禁中,以習雅樂,隸屬太常寺,樂工稱「宮人」。武則天(西元684∼西元704)如意元年(西元692)將內教坊改名雲韶府,後又於神龍中(西元705∼西元706)恢復舊名。玄宗(西元712∼西元755)開元二年(西元714)又於蓬萊宮側新置內教坊,後改稱仗內教坊。至憲宗(西元805∼西元820)元和十四年(西元819)將仗內教坊與左右教坊合併置新仗內教坊。然而開元二年設立的內教坊與武德年間之內教坊是有別的,舊教坊宮人學習雅樂,新教坊則教胡俗樂的新聲,散樂及倡优之伎。
《唐會要》、《新唐書》、《資治通鑑》、《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預算內教育經費(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算內教育經費係指大陸地區列入預算科目支出的教育經費。大陸預算支出科目分為「類」、「項」、「科」、「目」四級,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下列預算支出款項:
  1.列入「文教衛生事業費類」「教育事業費」款的各項支出,包括教育部門所屬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事業單位支出,非教育部門所屬普通高等學校支出,歸於教育部門管理的留學生的經費支出,各級政府計畫、財政、統計部門所屬的中、初等專業學校支出。
  2.列入各事業費類的用於非教育部門所屬的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支出。
  3.列入「基本建設支出類」「教育基建款」的各項支出,包括教育部門所屬各類學校和教學儀器廠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
內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面的。與「外」相對。如:「內部」、「內科」、「室內」、「內衣」、「國內」、「內在美」。
隱藏的、暗中的。如:「內情」、「內定」。
稱自己的妻子或妻方的親屬。如:「內人」、「內兄」、「內親」、「內姪」、「賢內助」。
歸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溫納的歸因論1.1 溫納的三向度歸因論1.2 溫納歸因論在教育上的意涵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溫納的歸因論  美國心理學家溫納(BernardWeiner),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而在80年代修正的歸因論,是解釋學習動機最有系統的理論,也是近年來國內教育心理學家最感興趣,並援此從事演繹研究最多的一種理論。  Weiner(1979)歸因理論早期的發展在於認識個體對於成功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的選擇,以及與之後的行為之概念的連結。之後,對造成成功和失敗結果的主要原因之特性加以認識。在此同時Weiner(19...
遷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更改、改變。《國語.齊語》:「內教既成,令勿使遷徙。」《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出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淡泊名利,超出塵俗。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生》:「考之內教,縱使得仙,終當有死,不能出世。」宋.蘇軾〈書黃魯直李氏傳後〉:「無所厭離,何從出世?無所欣慕,何從入道?」
教訓輔三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健全人格。輔導新體制:教訓輔三合一的目標各級學校推動「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的主要訴求是建構校內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的最佳互動模式,引進三級預防輔導工作理念,培養老師具有教、訓、輔統整觀念與能力,並配合學校行政組織的彈性調整,結合社區網路資源,激勵一般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學生之志願,為學生規建一個更綿密周延的輔導機制。建構輔導的新體制,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應達成五項目標:適性發展、健全人格、多元智慧、社會適應、珍惜生命。在教、訓、輔合作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出一套合理的理論及系統?依個人之看法及研究,為達成全人發展的目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