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8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訊系統內部,指定給每一符號、文數字的對照碼。以ASCII碼為例,每個符號由八個位元編成,即是以一個位元組儲存。以Unicode為例,每個符號由三十二個位元編成,即是以四個位元組儲存。
中文內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內碼是資訊系統內部,指定給每一中文字的對照碼,能將中文資料轉換成電腦可接受的0與1之機器碼。不同資訊系統可能使用不同中文內碼
中文字元內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中文資訊處理系統內部表達中文字的最基本編碼形式,可提供做為儲存、處理、傳輸中文字等用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面的。與「外」相對。如:「內部」、「內科」、「室內」、「內衣」、「國內」、「內在美」。
隱藏的、暗中的。如:「內情」、「內定」。
稱自己的妻子或妻方的親屬。如:「內人」、「內兄」、「內親」、「內姪」、「賢內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數時,代表數目的符號或用具。如:「條碼」、「籌碼」、「號碼」。
碼頭:A>岸邊大船停靠、裝卸貨物或旅客上下的地方。B>通商港岸。
量詞:A>計算長度的單位。一碼等於零點九一四四公尺。B>計算事情的單位,如:「兩碼事」。C>計算利率的單位。即零點二五個百分點。如:「銀行最近將放款利率調降了一碼。」
砝碼:用銅、鉛等金屬製成的大小、輕重各有不同的物體。置於天秤的一端,藉以計量出物品的重量。
OSI七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格式的轉換。確認使用者應用作業格式以使其能夠彼此交換資料,如將 ASCII 轉換成 EBCDIC內碼轉換、壓縮與解壓縮、加密與解密。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提供雙方應用程式存取OSI環境的方法。支援使用者應用作業,如檔案傳輸、電子郵件、虛擬終端、名錄服務、訊息處理系統。
交換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腦間傳輸中文資料的共同標準碼。由於中文的內碼種類繁多,在使用不同中文系統的電腦之間傳送資料必須訂定一種共同的標準,以利資料交換。我國首見的國家標準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於民國七十五年公布的「通用漢字標準交換碼」,後經擴編及更名為八十一年公布的「中文標準交換碼」。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