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內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對婦女閨門內的教育。《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作女誡七篇,有助內訓。」也作「內教」。
內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訓〕為明成祖仁孝文皇后所撰家庭女子教育讀物;因是對內訓示女子如何尊崇女德、謹守禮節,故稱內訓。后大約於永樂三年(1405)完成此書,初只示於皇太子諸王,至永樂五年七月,后崩,該年十一月,成祖遂將此書頒賜給臣民,俾教於家。內容分為二十章,包括:德性、修身、慎言、謹行、勤勵、警戒、節儉、積善、遷善、崇聖訓、景賢範、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儀、睦親、慈幼、逮下、待外戚;各章之下,又繫以小註,多是頌揚之語,蓋為儒臣所加。〔四庫全書〕將之歸類於子部儒家類。清康熙年間王相則將此書收入〔女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面的。與「外」相對。如:「內部」、「內科」、「室內」、「內衣」、「國內」、「內在美」。
隱藏的、暗中的。如:「內情」、「內定」。
稱自己的妻子或妻方的親屬。如:「內人」、「內兄」、「內親」、「內姪」、「賢內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教誨。如:「教訓」、「訓示」、「訓誨」、「訓斥」、「訓勉」。
可遵循的言語。如:「古訓」、「庭訓」、「校訓」、「家訓」、「不足為訓」。
解釋文字的意義。如:「訓詁」。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江溯輕舟。  爾輩況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複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仁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送中弟(一作送崔肅懿)  秋風入疏戶,離人起晨朝。山郡多風雨,西樓更蕭條。  嗟予淮海老,送子關河遙。同來不同去,沉憂寧複消。 寄別李儋  首戴惠文冠,心有決勝籌。翩翩四五騎,結束向並州。  名在相公幕,丘山恩未酬。妻子不及顧,親友安得留。  宿昔同...
女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種女訓書的總稱。清康熙時王相編纂。包括漢班昭的《女誡》七篇,唐宋若昭的《女論語》二十篇,明成祖仁孝文皇后的《內訓》二十篇,以及王相母親劉氏所撰的《女範》十一篇。
內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封建時代對婦女閨門內的教育。《晉書.卷四○.楊駿傳》:「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內教也。」也作「內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