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全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完全獲勝。《管子.兵法》:「發乎不意,故莫之能應也。故全勝而無害。」《三國演義》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
2.柔道比賽時,以純熟的技術將對方乾淨俐落的摔倒,則判為全勝
大獲全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敗對手或敵人,獲得全面性的勝利。《三國演義》第三六回:「玄德大獲全勝,引軍入樊城,縣令劉泌出迎。」《東周列國志》第四八回:「請伏兵於河口,乘其將濟而擊之,必大獲全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贏、占優勢。如:「勝利」、「戰勝」、「獲勝」、「優勝」、「勝訴」、「旗開得勝」、「出奇制勝」。
超越。如:「勝過」、「略勝一籌」、「一個勝似一個」。
優美的地方。如:「勝景」、「勝地」、「尋幽覽勝」、「風景名勝」。
禁得起、承受得了。如:「勝任」、「不勝其擾」、「喜不自勝」。
盡。如:「不勝枚舉」、「不可勝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齊備。如:「全部」、「十全十美」、「文武雙全」、「全副武裝」。
普遍、整個。如:「全國」、「全面」、「全家」、「全體」。
都、皆。如:「他們全來了!」、「球瓶全倒了!」
保持完整。如:「保全」、「兩全其美」、「苟全性命」。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趙翼〈閱邸抄賊至利川邑令尹英圖約鄰邑周景福糾集鄉勇截殺數千大獲全勝喜賦〉詩:「勒成部伍如軍令,戰死沙場亦鬼雄。都是國家培養出,同仇敵愾到兒童。」
以逸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列傳.竟陵文宣王子良》:「今縣軍遠伐,經途萬里,眾寡事殊,客主勢異,以逸待勞,全勝難必。」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伏在一旁的軍隊再一擁而上。夏侯惇果真中計,等到發現不對勁時已經來不及,結果士兵死傷慘重,劉備軍隊大獲全勝。《三國演義》的作者並以一首詩來形容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藉此來讚揚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才出山就立下功勞。後來「初出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兵逃跑掉大半。結果龐涓真的中計,率著精銳輕騎火速追趕,最後在馬陵這個地方中埋伏,自剄而死,齊軍大獲全勝。後來「因勢利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因其勢而利導之」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順著事物發展的趨勢,朝有利的方向引導。
俘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擄獲、擒獲。[例]盟軍在此次戰役中大獲全勝,俘虜敵軍數千人。
抱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頭鼠竄」原作「奉頭鼠竄」。秦末,楚漢相爭時,韓信受劉邦之命攻齊大獲全勝,劉邦封韓信為齊王,要韓信繼續進擊楚軍。這時,蒯通勸韓信趁劉邦和項羽爭戰的時候,脫離劉邦,自立為王。韓信回答說︰「劉邦一向對我非常好,我怎能忘恩負義呢?」蒯通說︰「可是當年常山王被圍鉅鹿時,曾派張黶、陳釋前往成安君處求救,未獲傾力相助,以致於兩人反目,後來甚而相互攻伐。最後常山王被打得狼狽而逃,只好殺掉項嬰,捧著他的頭,改投靠漢王。可見就算是刎頸之交的親密好友都靠不住,你如果以為劉邦絕對不會害你,那你就錯了。」典源中的「奉頭鼠竄」本來是捧著獻敵之頭,狼狽而逃的意思,後來「奉頭」轉為「抱頭」,指的是抱著自己的頭,「抱頭鼠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