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7.31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年抗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至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投降,我國為對抗日本侵略所進行一序列戰爭稱為抗日戰爭,八年抗戰總共發生二十二次大的會戰,小戰役數百起,戰役中犧牲數百萬人性命,數千萬人流離失所,財產損失不可估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如:「新年」、「去年」、「歲末年終」。
年節,新年。如:「過年」、「拜年」。
有關年節的用品。如:「年糕」、「年貨」、「年畫」。
每一年的。如:「年薪」、「年會」、「年息」。
歲數。如:「年齡」、「年紀」、「年輕」、「年高德劭」、「忘年之交」。
人生所經歷的某個時期。如:「童年」、「壯年」、「老年」、「青少年」。
時間、光陰。如:「年華」、「年久失修」。
時代、時期。如:「年代」、「康熙年間」、「民國初年」。
一年之中農作物的收成。如:「年成」、「豐年」。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項工程花了四年半才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抵禦、抵擋。如:「反抗」、「抗敵」、「抗暴」、「八年抗戰」。《列子.黃帝》:「而以道與世抗,必信矣夫。」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八位。大寫作「捌」,阿拉伯數字作「8」。
數目是八的。如:「八人」、「八位」、「四維八德」、「八仙過海」。
表示多方面,泛指多數。如:「四通八達」、「威風八面」、「八面玲瓏」。
抗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民族為了求生存,而抵抗敵人侵略的戰爭。
2.在我國特指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起,至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止的抗日戰爭。
舉步維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邁步困難(維:古漢語助詞)。比喻環境困厄,辦事難以進展。如:「強震過後滿目瘡痍,復原工作舉步維艱。」
序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重大事件的開端。[例]蘆溝橋事變揭開了八年抗戰的序幕。
林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和創作影響相當大,讓他能夠用溫厚而寬闊的心胸來審視自己的生活,在心中不會留下憤世嫉俗的火苗。  在八年抗戰結束後,中央政府招考國語推行員到台灣。二十二歲的林良考上了,進入國語推行委員會。林良先是乘船到高雄,搭乘火車一路直達台北,自此落腳台北,從事國語文的推廣工作。之後進入師大國文系就讀,後來進入淡江大學英文系就讀。  來到台北,最初,林良短短在徐州路台大法商學院受訓一個月,之後,長達五十餘年,工作、生活都在台北市南區區域內。家居重慶南路三段,從原本的平房改建成四樓住宅,一直住了下來。林良說,除了改建期間內曾經搬離,可以...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歲在陝西安康日報發表第一篇作品「評紅豆村人的詩」。由於對日抗戰,王鼎鈞少年時代就和家人分離,八年抗戰期間,他有四年多都在日本佔領區生活,打過遊擊;抗戰軍興,1942年去大後方投入李仙洲將軍所創辦之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輾轉安徽、河南、陝西各地。抗戰末期初中畢業即輟學從軍,隨國民政府軍隊經南京、上海、瀋陽、秦皇島、天津、青島,1949年到台灣。來台後考入張道藩所創辦的小說創作組,並受王夢鷗、趙友培、李辰冬諸先生調教,奠定寫作基礎,終身自學不息,力行不懈。1951年起,開始從事廣播劇、舞臺劇創作,並常在報紙專欄發表雜文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