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5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角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是滿族的民間樂器,明末傳入北京。為單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邊各開一長形孔,用銅軸串上兩個小銅鈸,另一邊木框上常繫有兩根長穗。演奏時,左手執鼓,鼓面豎立,右手敲擊鼓面。早期用於滿族八角鼓戲,現為單弦主要伴奏樂器。
2.曲藝類的單弦有時也以八角鼓來稱呼。參見「單弦」條。
八角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白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各縣白族聚居區。白族語稱為糾兒鼓,譯意為:金錢鼓或緊急鼓。近幾十年以來,統稱為八角鼓。在白族人家建房嫁娶或喜慶佳節,特別是在繞三靈、鬧春王和田家樂等祭祀和民俗活動中,與《霸王鞭》一起表演。一般為男舞《八角鼓》,女舞《霸王鞭》,在白族嗩吶吹奏和白族調中,配以《霸王鞭》、《八角鼓》熱烈愉快的舞蹈,自然產生一種祥和、喜慶、安康的氣氛和感覺。鼓身呈八角形單面扁鼓,鼓徑十七公分,高四公分八公釐,鼓身各面嵌兩或三片小鈸。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掌擊鼓面。其舞蹈跳法及風格韻律與《霸王鞭》基本相同,僅因其道具較輕便,故跳躍動作較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類頭上或鼻前長出的硬質突狀物。如:「牛角」、「羊角」、「鹿角」、「犀牛角」。
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如:「直角」、「鈍角」、「對頂角」。
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中突出的部分。如:「鼻頭角」、「好望角」。
方向、方位。如:「東北角」、「西南角」。
邊緣。如:「牆角」、「桌角」、「角落」、「屋角」。
競爭、較量。如:「角力」、「口角」、「角逐」。
角膜:眼球表面的透明薄膜。具有保護及折射光線的作用。
吹管樂器之一。多用於軍隊中。如:「號角」。
量詞。用於計算貨幣的單位。十角等於一元。
演員。如:「主角」、「配角」、「丑角」、「角色」。
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打擊樂器。用獸皮蒙在中空的木桶上所製成。如:「定音鼓」、「京韻大鼓」、「擊鼓鳴冤」。
敲擊、拍擊。如:「鼓掌」、「鼓琴」。
激勵、使振作。如:「鼓勵」、「鼓舞士氣」。
振動。如:「鼓動」、「鼓翅」。
突出、漲起。如:「鼓著腮幫子」、「鼓著一肚子的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八位。大寫作「捌」,阿拉伯數字作「8」。
數目是八的。如:「八人」、「八位」、「四維八德」、「八仙過海」。
表示多方面,泛指多數。如:「四通八達」、「威風八面」、「八面玲瓏」。
八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八角形的簡稱。《宋史.卷一○四.禮志七》:「社首壇,八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闊十六步。」
2.八角茴香科「八角茴香」的果實。也稱為「八角茴香」、「大八角」。參見「八角茴香」條。
角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士在舉行法事的時候所使用的法器,可用來召集神軍和驅邪。
萬象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白雪遺音.卷三.八角鼓曲.節至新春》:「節至新春,五福來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柴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料普通的木材。多別於硬木、花梨等而言。《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走進院子來,看了看,原來是一溜串兒瞎子,前面一個拿著一枝柴木絃子,中間兒那個拿著個破八角鼓兒。」
單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藝名。一種流行於北京、天津和東北等地的曲藝。由明清流行的時調小曲和岔曲合流後逐漸形成,初為三人或多人分別彈三弦、打八角鼓拆唱,稱為「八角鼓」。後由一人演唱並手持八角鼓司節奏,另由伴奏者彈三弦,所唱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稱為「單弦」。也作「單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