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議     
瀏覽人次:164 收藏人次:0
周代為八種特殊身分者所訂的減刑法律。參見「八辟」條。
    
瀏覽人次:12387 收藏人次:4399133
申述意見的言論。如:「建議」、「提議」、「博采眾議」。
商量、討論。如:「商議」、「協議」、「議決」。
批評、評論。如:「議論」、「評議」。
    
瀏覽人次:4620 收藏人次:1165316
自然數的第八位。大寫作「捌」,阿拉伯數字作「8」。
數目是八的。如:「八人」、「八位」、「四維八德」、「八仙過海」。
表示多方面,泛指多數。如:「四通八達」、「威風八面」、「八面玲瓏」。
覈實     
瀏覽人次:6284 收藏人次:0
考查實際。唐.白居易〈策林四.六十八議文章〉:「今褒貶之文無覈實,則懲勸之道缺矣。」
刑不上大夫     
瀏覽人次:2329 收藏人次:246895
古代社會的一種執禮觀念。指刑罰不加諸大夫的身上,大夫有罪則論其輕重的法則在八議,而非刑書。《禮記.曲禮上》:「刑不上大夫。」唐.孔穎達.正義:「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條,不設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設其刑,則是君不知賢也。」《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
八辟     
瀏覽人次:229 收藏人次:0
辟,法令。「八辟」是周代針對八種特殊身分者所訂的減刑法律,分為議親之辟(對宗室之親)、議故之辟(對王之故舊)、議賢之辟(對有德行之人)、議能之辟(對有道藝之人)、議功之辟(對有功勛之人)、議貴之辟(對有高爵位之人)、議勤之辟(對憔悴國事之人)、議賓之辟(對先賢之後)。見《周禮.秋官司寇.小司寇》。八辟本不列入正式的法律中,後來改稱為「八議」,納為正式的法規,自漢沿用至清。《周禮.秋官司寇.小司寇》:「以八辟麗邦,法附刑罰。」唐.賈公彥.疏:「鄭注云:『其犯法則在八議輕重,不在刑書。』若然,此八辟為不在刑書。若有罪當議,議得其罪,乃附邦法,而附于刑罰。」
彫章鏤句     
瀏覽人次:130 收藏人次:0
刻意的修飾文章字句。唐.白居易《策林四.六十八議文章》:「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彫章鏤句,將焉用之。」也作「雕章鏤句」。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