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87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然氣候變化的六種現象。指陰、陽、風、雨、晦、明之氣。《左傳.昭公元年》:「天有六氣,降生五味。」《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2.好、惡、喜、怒、哀、樂六情。《管子.戒》:「是故聖人齊滋味而時動靜,御正六氣之變,禁止聲色之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除固態、液態外的形態。無固定的形狀、體積而能自由流動。如:「空氣」、「氣體」、「水蒸氣」。
人或動物的呼吸。如:「氣息」、「屏氣凝神」、「上氣不接下氣」。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
發怒。如:「生氣」、「氣憤」、「氣惱」。
存在人體血脈中使各器官發揮機能的原動力。如:「血氣」、「元氣」。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朝氣」、「勇氣」、「氣色」、「垂頭喪氣」。
人的才華或行為風度。如:「才氣」、「驕氣」、「氣質」、「氣勢凌人」。
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沖天」。
人的運勢。如:「氣運」、「氣數」、「晦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六位。大寫作「陸」,阿拉伯數字作「6」。
數目是六的。如:「六人」、「六親」、「六畜興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變化。通「變」。《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唐.成玄英.疏:「辯者,變也。」
天衣無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大夫子產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是故為禮以奉之。……」註解:(1)簡子:趙鞅,生卒年不詳,春秋末晉國人。趙武之孫,正卿。卒謚簡。(2)子產: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其人博洽多聞,長於政治,為政寬猛並濟。時當晉、楚爭霸,鄭處兩大國之間,子產能事大以禮,而不苟徇其欲,晉、楚皆敬憚之。及卒,孔子為之涕。(3)則:依循、效法 故事 西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貴死後,按習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 世...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2>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3>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氣,用其五行。氣為五味,發為五色,章為五聲,淫則昏亂,民失其性。是故為禮以奉之。……。」 〔注解〕 (1) 簡子:趙鞅,生卒年不詳,春秋末晉國人。趙武之孫,正卿。卒謚簡。 (2) 子產: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其人博洽多聞,長於政治,為政寬猛並濟。時當晉、楚爭霸,鄭處兩大國之間,子產能事大以禮,而不苟徇其欲,晉、楚皆敬憚之。及卒,孔子為之涕。 (3) 則:依循、效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滋生、繁殖。通「滋」。《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故陽氣施種於黃泉,孳萌萬物,為六氣元也。」《文選.鮑照.蕪城賦》:「孳貨鹽田,鏟利銅山。」
沆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露氣。《楚辭.屈原.遠遊》:「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朝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出時,太陽映照的雲彩。《楚辭.屈原.遠遊》:「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晉.張協〈雜詩〉一○首之四:「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暘谷。」
天朗氣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和日麗,天空晴朗,空氣清新。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元始天王紀》:「天朗氣清,二暉纏絡,玄雲紫蓋映其首,六氣之電翼其真。」也作「天清氣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