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共處     
瀏覽人次:663 收藏人次:0
共同存在,一起相處。如:「他倆兒性格完全不同,很難和平共處。」
和平共處     
瀏覽人次:677 收藏人次:0
制度不同的國家,或有爭執的雙方,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彼此爭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和平相處。
共處理機暫存器     
瀏覽人次:94 收藏人次:0
共處理機內的暫存器,用以提升數值應用的工作績效。
共處理機     
瀏覽人次:82 收藏人次:0
為了提高主處理機的性能及運算速度,而設計的第二種處理機,如浮點運算共處理機,可執行高速的數學浮點運算,可協助主處理機的運作並減輕其工作負擔。
數字共處理機     
瀏覽人次:74 收藏人次:0
指專為加速數字下而設計的處理器。同【數學共處理機】(math coprocessor)。
數學共處理機     
瀏覽人次:47 收藏人次:0
廣泛應用於各種複雜的計算上的處理器,可以增加運算速度,這類輔助處理器在電腦繪圖與數學運算的領域裡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瀏覽人次:38968 收藏人次:5353414
3.交往、對待、共同生活。如:「相處」、「和平共處」。
    
瀏覽人次:12401 收藏人次:2240234
1.一起、一同。如:「共鳴」、「共存」、「和平共處」。《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鷸蚌相爭     
瀏覽人次:55892 收藏人次:4643411
野心的外人從中占了便宜。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蚌鷸爭衡、蚌鷸相爭、漁翁之利 相反詞相安無事、和平共處、和睦相處 5.例句每逢年終各大百貨公司推出打折促銷活動,業者鷸蚌相爭,結果最大的贏家就是消費者。參考資料 (1)馬玲華 著「成語選粹」,p.44-45,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34766 收藏人次:6194006
「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