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冠帶     
瀏覽人次:523 收藏人次:0
2.官家妝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王部郎雖是舊主人,今見如此冠帶換扮了,一時那裡遂認得?」
3.習於禮教的人。《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今封疆之內,冠帶之倫,咸獲嘉祉,靡有闕遺矣。」
4.士族或貴人。《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序》:「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洛中何鬱鬱,冠帶自相索。」
冠帶     
瀏覽人次:94 收藏人次:0
欽賜冠帶之官。如新進士授職時,皇上必賜衣冠。《明史.卷九三.刑法志一》:「凡軍民諸色人役及舍餘審有力者,與文武官吏、監生、生員、冠帶官、知印、承差、陰陽生、醫生、老人、舍人,不分笞、杖、徒、流、雜犯死罪,俱令運灰、運炭、運磚、納米、納料等項贖罪。」
菲氏真冠帶     
瀏覽人次:47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53379 收藏人次:4937432
帽子。如:「皇冠」、「桂冠」、「鳳冠」、「怒髮衝冠」、「衣冠楚楚」。
位於頂端像帽子的東西。如:「雞冠」、「花冠」。
古代的一種儀式。為年滿二十歲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禮。如:「冠禮」。
超越、領先。如:「豔冠群芳」、「收視率勇冠三臺」。
第一、最優秀的。如:「冠軍」、「全縣之冠」。
加上。如:「冠夫姓」、「冠罪名」。
    
瀏覽人次:14465 收藏人次:3579880
用來繫綁,像繩子一類的長條物。如:「腰帶」、「絲帶」、「鞋帶」、「皮帶」。
泛指長條形的物體。如:「海帶」、「錄音帶」。
區域、地區。如:「地帶」、「熱帶」、「寒帶」、「亞熱帶」、「沿海一帶」。
隨身攜著、拿著。如:「攜帶」、「帶球跑」、「出門記得帶錢。」
佩掛。如:「佩帶」、「帶劍」。
引導、率領。如:「帶路」、「帶隊」、「帶兵」、「帶領」、「帶動唱」。
含有。如:「面帶笑容」、「愛滋病帶原者」。
加上、附加。如:「連帶」、「連說帶笑」。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31369 收藏人次:3005792
沐猴,獼猴。「沐猴而冠」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比喻人虛有表象,卻不脫粗鄙的本質。#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或以用「沐猴而冠」指獼猴性急,不能若人久著冠帶,比喻性情暴躁,或用以諷刺無真才實學,依附權勢,竊取名位的人。
    
瀏覽人次:25969 收藏人次:4160950
環繞、圍繞。《資治通鑑.卷四四.漢紀三十六.明帝永平二年》:「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16761 收藏人次:899205
料〕 《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趙知縣送趙再理去開封府。正直大尹陞堂。那先回的趙知縣,公然冠帶入府,與大尹分賓而坐,談是說非。大尹先自信了。反將趙再理喝罵。幾番便要用刑拷打。趙再理理直氣壯,不免將峰頭驛安歇事情,高聲抗辨。
喋喋不休     
瀏覽人次:16537 收藏人次:486441
《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漢使曰:「匈奴父子乃同穹廬而臥。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取其妻妻之。無冠帶之飾,闕庭之禮。」中行說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飲水,隨時轉移。故其急則人習騎射,寬則人樂無事,其約束輕,易行也。君臣簡易,一國之政猶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惡種姓之失也。故匈奴雖亂,必立宗種。今中國雖詳不取其父兄之妻,親屬益疏則相殺,至乃易姓,皆從此類。且禮義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極,生力必屈。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築城郭以自備,故其民急則不習戰功,緩則罷於作業。嗟土室之人,顧無多辭,令喋喋而佔佔,冠固何當?」〔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五○.張馮汲鄭傳...
雜沓     
瀏覽人次:9161 收藏人次:681313
雜亂、紛亂。《文選.左思.蜀都賦》:「輿輦雜沓,冠帶混并。」清.王鵬運〈摸魚子.莽風塵雅音寥落〉詞:「且醉上金臺,酣歌擊筑,雜沓任風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