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0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冤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冤誣的訟案。《漢書.卷七四.魏相傳》:「遣諫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風俗,舉賢良,平冤獄,冠蓋交道。」唐.駱賓王〈螢火賦〉:「知戰場之化燐,悟冤獄之為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訴訟案件。如:「冤獄」。《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恨、怨恨。如:「結冤」、「冤仇」、「冤冤相報」。
枉屈、委屈。如:「申冤」、「訴冤」、「冤情」、「蒙冤」。
上當、不划算。如:「花了不少錢,卻買到假貨,太冤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審察。《聊齋志異.卷七.冤獄》:「令方慮囚,忽一人直上公堂,怒目視令而大罵。」
切膚之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身感受到的痛苦。形容極為深刻難忘。《聊齋志異.卷七.冤獄》:「受萬罪於公門,竟屬切膚之痛。」
罪魁禍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續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但是風俗焉能在考拔文人中就能轉移?非大人振作一番,嚴辦幾個罪魁禍首,使民方有所畏懼,清理冤獄,除暴即所以安良。」
輿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公眾意見的言論。[例]這件冤獄案經媒體披露後,司法單位在輿論壓力下,提交法院重審。
寡不敵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唐.陳子昂〈申宗人冤獄書〉:「夫孤直者,眾邪之所憎;至公者,群惡之所疾。寡不敵眾,孤不勝群。」《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徐信雖然有三分本事,那潰兵如山而至,寡不敵眾,捨命奔走。」
五風十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語本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一風,十日一雨。」後比喻風調雨順。宋.王炎〈豐年謠〉五首之一:「五風十雨天時好,又見西郊稻秫肥。」元.薩都拉〈送廣信司獄〉詩:「五風十雨樂太平,肯使人間有冤獄?」也作「十風五雨」。
六月飛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鄒衍事燕惠王被讒下獄,時值五月炎夏,卻突然降霜的故事。典出《初學記.卷二.霜第三.事對》引漢.劉安《淮南子》,惟今本《淮南子》無此文。但後代傳說成六月,故後世多以六月飛霜比喻有冤獄。唐.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可以安危,可以興亡。」《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鄒衍下獄,六月飛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