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冰釋     
瀏覽人次:1943 收藏人次:711709
像冰溶解消散,不留痕跡。比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失。如:「他們之間的誤會已冰釋,握手言歡了。」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渙然冰釋,怡然理順。」宋.蘇軾〈答王定國〉三首之一:「得此佳作,終日喜快,滯悶冰釋。」
渙然冰釋     
瀏覽人次:5635 收藏人次:352931
像冰塊遇熱消融流散。語本《老子》第一五章:「渙兮若冰之將釋。」後用以比喻疑慮、誤會、嫌隙等一下子完全消除。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序》:「博士罄懸河之辯,侍中竭重席之奧,考正亡逸,研核異同,積滯群疑,渙然冰釋。」也作「煥然冰釋」。
煥然冰釋     
瀏覽人次:962 收藏人次:382151
比喻疑慮、誤會、嫌隙等,一下子完全消除。參見「渙然冰釋」條。唐.梁肅〈臺州隋故天臺智者大師修禪道場碑銘序〉:「自發心至于上聖,行位昭明,無相奪倫,然后誕敷契經而會同之,煥然冰釋。」《清史稿.卷五○六.疇人傳一.梅文鼎傳》:「復取授時曆草觀之,乃煥然冰釋,殆名異而實同,非徒似之而已。」
煙消冰釋     
瀏覽人次:396 收藏人次:0
煙霧消散,冰塊溶釋。比喻誤會澄清,不再猜疑。如:「經過和事佬調解後,他們的誤會已煙消冰釋,重修舊好。」
凍解冰釋     
瀏覽人次:326 收藏人次:0
冰凍融化。比喻困惑疑難或誤會障礙完全消除。《朱子全書.卷二四.中庸一.第一章》:「復取程氏書虛心平氣而徐讀之,未及數行,凍解冰釋。」也作「冰解凍釋」。
    
瀏覽人次:24116 收藏人次:3015194
2.解除、消散。如:「釋懷」、「冰釋」、「如釋重負」、「盡釋前嫌」。《國語.晉語四》:「遂伐曹、衛,出穀戍,釋宋圍。」
    
瀏覽人次:10188 收藏人次:5038052
水在攝氏零度或零度以下所凝結成的固體。如:「冰塊」、「遇冷結冰」。
利用冰塊或冰箱降低物體的溫度。如:「冰凍」、「把汽水冰一下。」
冷的。如:「冰涼」、「冰冷」、「這些飲料是冰的。」
潔白、白嫩。如:「冰肌玉膚」。
冰狀的結晶體。如:「冰糖」、「薄荷冰」。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82299 收藏人次:6891484
03.宋.呂本中《紫微雜說》:「學問功夫,全在浹洽涵養蘊蓄之久,左右採擇,一旦冰釋理順,自然逄原(逢源)矣。非如世人強襲取之,揠苗助長,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
如數家珍     
瀏覽人次:21448 收藏人次:1070925
的書證如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七.凌廷堪》:「君讀書破萬卷,肄經邃於士禮,披文摘句,尋例析辭,聞者冰釋。……地理沿革,官制變置,元史姓氏,有詰之者,從容應答,如數家珍焉。」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四.鄭蘇年師》:「(鄭蘇年師)肆力於學,尤喜讀經世有用之書,自《通鑒》、《通考》外,若陸宣公、李忠定……諸公著作,靡不貫串,如數家珍。」均是稱讚人的學問淵博,應答之間,從容不迫,就好像在敘述家中之事。
雨過天青     
瀏覽人次:13363 收藏人次:706138
2.比喻情況由壞轉好。[例]雙方誤會終於冰釋,雨過天青,已經沒事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