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初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指學校制度中較初級的教育階段。相對於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言。如小學教育即屬於初等教育
英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在英國初等教育發展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在十九世紀時提供初等教育的機構,主要是各教派所設立的學校,稱為自願學校(voluntary schools);其次是一些慈善機構及個人所進行的相當於初等教育的活動。一八七○年〔初等教育法案〕(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1870)通過,開始了英國國家辦理教育之濫觴,也規範了初等教育的強迫性質。
  一八七○年之法案規定,凡是沒有自願學校及任何初等教育提供的地方,均應設立學校董事會(School Boards),及設立董事會學校(Board Schools)。所以在一八七一年即開始出現了董...
德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是指自普法戰爭後(1806),至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滅亡(1918),這段期間德國的初等教育制度。
  十九世紀初德國尚未統一,日爾曼境內小公國,侯國林立;唯有部分國家已開始實施初等教育,而且是義務教育,其中以普魯士(Prussia)最早。一七六三年四月間,菲特烈二世(Friedrich Ⅱ, 1712~1786)下令,由任職於柏林議會(Berlin Consistory)赫克爾(Johann Julius Hecker, 1707~1768)草擬〔普魯士邦立學校通則〕(General Land-Schule Reglement),並於一七六三年九月二十三 ...
美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發展情勢,一方面得力於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和麥迪遜(J. Madison)兩位總統重視國民教育的言論,及美國平民教育之父曼恩(Horace Mann)倡導成立免費的公立小學(Free Elementary School)的貢獻;另一方面順應歐陸英、法、德教育發展動向,重視民族精神教育及普及國民教育等重大措施的影響,而在制度上積極透過立法改進,期能建立一種稱心滿意的初等教育全民化制度,亦即建立普及國民教育的公立小學制度。
  綜觀美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的變遷,至其完全實施免費小學教育,可以說得力於各州行政長官的遠見與...
  一八三○年七月,法國新興工商階級擁路易菲力浦(Louis-Philippe,1733~1850)為帝時(1830~1848),派遣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庫辛(M. Victor Cousin, 1792~1867)赴德國諸邦,特別是普魯士,考察其初等教育制度、教師訓練及教育行政組織,起用吉紂(François Pierre Guillaurre Guizot, 1787~1874)為公共教育部長(1832~1837),致力推展公共教育。
  吉紂於一八三二年出任部長,有感於庫辛(1831)報告:「所有德意志小公國,初等及中等教育比法國任何行政區的教育都要好得多」,乃參照普魯士經驗起草〔...
初等教育法案〕(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初等教育法案〕亦稱為〔佛爾斯特法案〕(Forster Act),是奠定英國國家初等教育組織之依據;規範了初等教育的強迫性質,也賦與國家辦理義務教育之權力。
  十九世紀時,英國提供初等教育之主要機構,為各教派所設立之學校,稱為「自願學校」(voluntary schools),但仍有些地區無任何提供初等教育之機構。因而〔初等教育法案〕乃規定,任何無自願學校或適當初等教育提供的地方,均須設立學校董事會(school boards)來負責五至十三歲兒童之教育。學校董事會獲得國家准予徵稅之權力,故能以稅收設立及維持「董事會學校」(board schools),亦即公立學校。這些董...
〔美國初等教育報告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八五年十月 ,美國教育部長(Secretary of Education)班納特(J. William Bennett)召集了一個由二十一位成員組成的「小學教育研究小組」(Elementary Education Study Group)負責此報告的撰寫工作,目的在於向教育人員及一般大眾傳達小學教育的關鍵性地位,這分報告其實也是一項於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六學年度「小學年」(The Year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活動的結果之一,更是近三十年來第一分有關小學教育的完整報告。
  這分報告既然是由政府支助發表的,美國小學教育的現況(包括學生的組成、課程內涵...
初等教育審議會(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府初等教育審議會係法國各府教育行政機關的一個諮詢審議委員會,為府大學區督學提供有關教育問題之諮詢。
  府初等教育審議會是大學區督學廳的最重要審議會,因審議事項層面廣泛,故其組成分子亦來自各界,包括有府長(department prefect)、大學區督學、師範學校校長、議會議員代表、小學教師代表等;討論事項如涉及私立學校,則增加私立學校教師代表若干人。該審議會由府長擔任主席,以大學區督學為副主席,每三個月在府長公署召開常會一次,必要時府長得召開臨時會。
  府初等教育審議會有教育上、行政上、法律上及獎懲上的審議任務;其要點如下:
  1.在教育任務方面,負責...
成人初等教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人初等教育是大陸地區對在學齡期失學或未能達到小學畢業程度的工人、農民、士兵、幹部以及其他勞動者施行的基礎教育。教育內容包括政治啟蒙、識字、語文、算術及科學技術常識(生產技術、衛生教育)等。實施成人初等教育的機構有工農速成初等學校、業餘初等學校,以掃盲為目的的冬學、識字班等等。一九五○年代初期工農速成初等學校為脫產學習(指脫離生產崗位全力投入學習),期限為二至四年。主要招收工農幹部,畢業後可自願考入工農速成中學或其他中學,不願升學的可回原單位另行分配工作。自一九五五年秋季起,前述學校停止招生,此後工農幹部群眾改以業餘學習為主。業餘初等學校主要招收在職的工農勞動者,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教學活動,...
農民業餘初等教育(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民業餘初等教育是大陸地區在對農民進行掃盲識字教育的基礎上,利用農民的業餘時間對其實施的初等性質的教育;是農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業餘初等教育的對象,是實際文化程度未達到小學畢業的農村青壯年。實施農民業餘初等教育的機構,在一九五○年代初是農民夜校的業餘高小班,後發展為農村業餘小學。課程設置中以文化課為主,同時根據實際辦學條件設政治常識和農業科學常識課;文化課主要為語文和算術,注重培養讀、寫、算等基本能力。業餘小學的教材,既有由國家統一編寫者,也有地方自編者。一九八五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成人教育司根據農民業餘小學教材陳舊、脫離實際等情況,按因需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則,委託福建省教育廳教研室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