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刻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刊行書籍。中國刻書,始於隋,行於唐,擴於五代,精於宋。
〔匯刻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匯刻書目〕,清顧修編。嘉慶4年(1799)刊印,10卷。收叢書261種,是我國第一部叢書書目。以叢書書名為目,按四部分類,叢書名下注輯刻者姓名和刻書年代,再列其子目,子目下各注撰人、卷數。其後增補續刻者頗多,故又稱顧氏嘉慶刊本為〔匯刻書目初編〕。後世續刻者有:同治9年(1870)群玉齋木活字印本、增補1卷;光緒元年(1875)無夢園刊本、增續編2卷、新編1卷、補編1卷;同年琉璃廠書坊刊增補本;北京成善堂刊本,增補編、續編、新編各1卷,另有續匯刻書目12卷補遺1 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用刀子挖。如:「刻字」、「雕刻」、「刻圖章」、「刻骨銘心」、「刻舟求劍」。
短時間。如:「頃刻」、「即刻」、「稍候片刻」、「春宵一刻值千金。」
苛毒、不厚道。如:「苛刻」、「刻薄」。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古代一晝夜共分一百刻。今以十五分鐘為一刻。如:「我們九時三刻在校門口見。」
深刻:A>對事理能進一步研究。如:「深刻探討」。B>深入,不容易忘記。如:「印象深刻」。
刻苦:儉樸而能吃苦。如:「刻苦耐勞」、「生活過得很刻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付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雕刻書版為「付梓」,即今之排印書籍。如:「該書已經付梓,不久即可於各書局中購得。」
酒囊飯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鏡花緣》第九回:「俺這肚腹不過是酒囊飯袋,若要刻書,無非酒經食譜,何能比得二位?」
禍棗災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刻書多用棗木、梨木做材料,因此稱濫刻沒有價值的書籍,徒使梨、棗受到災禍為「禍棗災梨」。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至於交通聲氣,號召生徒,禍棗災梨,遞相神聖。」也作「災梨禍棗」。
災梨禍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刻書多用棗木、梨木做材料,因此稱濫刻沒有價值的書籍,徒使梨木、棗木受到災禍為「災梨禍棗」。也作「禍棗災梨」。
汲古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末常熟人毛晉藏書的閣名。毛晉喜藏書,積八萬四千餘冊,多宋、元善本。又喜刻書,所刻諸書通稱為「汲古閣本」。
百川學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左圭編,十集,一百種。取漢.揚雄《法言》中「百川學海而至於海」之義。所收以唐、宋人著述為多,間有晉代及六朝的作品。是宋代彙刻書僅存於現今者,後世刻叢書多仿效之。明吳永有《續百川學海》,馮可賓有《廣百川學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