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14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或有四肢的脊椎動物,身體前面靠近頭部的一對步行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先的。與「後」相對。如:「前面」、「屋前」、「床前」、「史無前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進行。如:「前進」、「勇往直前」。
未來的。如:「前途」、「前知」、「前程似錦」。
已卸任的。如:「前總統」、「前局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手腳。如:「肢體」、「四肢」、「前肢」、「後肢」。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濟:過河、渡河。 (3) 黿:音ㄩㄢˊ,動物名。似鱉而大,背甲近圓形,散生小疣,暗綠色,腹面白色,前肢外緣和蹼均呈白色,生活於河中。 (4) 驂:音ㄘㄢ,古代在車旁駕車的兩匹馬。 (5) 挈:音ㄑ|ㄝˋ,提、舉。〔參考資料〕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物的前肢。如:「螳臂」、「猿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脊椎動物門的一個大類。卵生,體溫恆定,全身被羽毛。嘴內無齒,用肺呼吸。前肢變化為翅膀,能飛行,後肢為腳,用以行走或站立。一般鳥類均會飛翔,但亦有雙翼退化不能飛的,如雞、鴨、鵝、駝鳥等。種類繁多,遍布世界各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肉目貂科動物的通稱。體形粗笨,扁頭,臉上有斑紋,毛多灰色。腿短,走路蹣跚,但前肢強勁有力,適於掘洞。通常於夜間活動,以昆蟲、鼠類、果實、鳥蛋等為食。有豬獾、狗獾、美洲獾等種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爬蟲綱鼉科。長約二公尺餘,背部暗褐色,有六橫列角質鱗,具黃斑和黃條。腹面灰色,有黃灰色小斑和橫條。尾部有灰黑相間的環紋,四足,前肢五指無蹼,後肢四趾具蹼,穴居於池沼底部,以魚、蛙、鳥、鼠為食。為大陸地區特產動物,分布於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帶。皮可製鼓。也稱為「鼉龍」、「靈鼉」、「豬婆龍」、「揚子鱷」。
蝙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能夠飛翔的異類。蝙蝠的翅膀由修長的爪子間相連的皮膚構成。(註2)2. 其實蝙蝠並非完全不能行走,當前肢摺疊時,翅膀的薄膜就會被彈性纖維拉起,這樣就不會拖地而行。把飛行當作移動方法除了優勢外,其實也有許多困難,像是飛行時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飛行的動物必須減輕體重或是採取節省能量的方式(所以蝙蝠相對牠們的體型,其實體重是偏輕的)。(註1) 回聲定位蝙蝠通常在夜間活動,多數以果實、花或者是飛蟲當作食物。以果實為實的蝙蝠有一雙大眼睛,能夠在黑暗中看見東西;而以昆蟲為食的蝙蝠視力其實非常弱,牠們靠著一種稱之為「回聲定位」的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物名。哺乳綱奇蹄目。其體小於驢,皮厚似犀。毛短,頸粗,眼小,鼻突出長於下脣,屈伸自由,前肢四趾,後肢三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