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剔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器物透明精巧、雕飾細膩。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四折:「穿九曲明珠剔透,秤白牙大象奪魁。」
2.比喻人聰明機靈。《宋元戲文輯佚.蝴蝶夢》:「將無作有,心不如口,閃得我有國難投。從來剔透,不似這場落後。」元.周德清〈鬥鵪鶉.不辨珉玒套.小沙門〉曲:「別是個玲瓏樣子,另生成剔透心兒。」
晶瑩剔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透明的樣子。如:「葉上的露珠,在朝陽的照射之下,顯得非常晶瑩剔透。」
玲瓏剔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器物精巧細緻,雕工完美。《西遊記》第四回:「複道迴廊,處處玲瓏剔透。」《紅樓夢》第四一回:「劉姥姥掀簾進去,抬頭一看,只見四面牆壁,玲瓏剔透,琴劍瓶爐皆貼在牆上。」也作「剔透玲瓏」。
2.比喻人聰明伶俐,靈巧慧黠。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那廝愛女娘的心,見的便似驢共狗,賣弄他玲瓏剔透。」《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及至見了褚大娘子,又是一對玲瓏剔透的新媳婦。」也作「剔透玲瓏」。
3.比喻詩文結構精巧明晰。《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大爺提起筆來,詩詞歌賦,頃刻而成。做得玲瓏剔透,變化出奇。」也作「剔透玲瓏」。
剔透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器物製作精美、細緻。《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其槅各式各樣,或天國地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
2.比喻人聰明靈巧。元.喬吉〈鬥鵪鶉.教坊馳名套.紫花兒〉曲:「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閑,不枉了喚聲妝旦。」
3.比喻詩文精巧細緻。元.張養浩〈最高歌兼喜春來.詩磨的剔透玲瓏〉曲:「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的痴呆懵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剔透:A>明亮透澈的樣子。如:「這個玉鐲子晶瑩剔透,看來價值不菲。」B>形容人聰明伶俐,通曉事理。如:「她反應靈敏,心思剔透,真不愧是才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過。如:「穿透」、「透光」、「刺透」、「透過」。
形容澈底、充分的程度。如:「熟透」、「看透」、「冷透」、「這批人壞透了。」
超出。如:「透支」。
洩漏。如:「透露消息」。
顯露。如:「白裡透紅」、「空氣中透著一股寒意。」
透明:沒有遮掩,可看穿的、清楚的。如:「透明玻璃」、「透明電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明光潔。如:「晶瑩剔透」。《紅樓夢》第八回:「只見大如雀卵,燿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花團錦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朵錦繡聚集在一起。形容五彩繽紛、繁華美麗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自己作出來的文章,又理真法者,花團錦簇。」《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其槅各式各樣,或天圓地方,或葵花蕉葉,或連環半璧,真是花團錦簇,剔透玲瓏。」也作「花簇錦攢」、「花攢錦簇」。
亭亭玉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活動時如彩鳥般的躍飛。臉龐如明月般的皎潔,神采如朝日般的耀眼;氣色如蓮花般的鮮嫩,肌膚如蜂蜜般的剔透」。其中「立若碧山亭亭」一句,「亭亭」是形容高聳直立的樣子,意思是說美人靜立時如青山般的聳立。後來「亭亭玉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女子身材修長美麗。亦用於形容美麗挺拔的花木、山峰、建築等。如晉.張協〈玄武館賦〉即有「直亭亭以孤立,迎千里之清飆」兩句,用來描寫玄武館的高聳挺立。
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靈活聰慧的樣子。如:「玲瓏剔透」、「玲瓏活潑」。《孽海花》第七回:「原來寶廷的為人,雖是八面玲瓏,卻十分落拓。」《文明小史》第四六回:「這位顏軼回,卻是手段活潑,心地玲瓏,於弄錢一道,尤其得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