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5.7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動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靜。《莊子.天地》:「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2.行為舉止。《宋書.卷七二.文九王傳.建平宣簡王宏傳》:「使動止應規,進退中律,然後畜銳觀釁,因時而動,摧敵陷堅,折衝于外。」
3.商代對監獄的別稱。《太平御覽.卷六四三.刑法部.獄》:「《博物志》曰:『夏曰念室,殷曰動止,周曰稽留,三代之異名也,又狴犴者亦獄別名。』」
接觸起動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磁碟在存取資料時,其讀寫頭在開始及停止時都與磁性儲存體的表面保持直接接觸的狀態,僅於動作時讀寫頭才未與磁性儲存體表面接觸,此種接觸方式稱之為接觸起動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住不動。如:「停止」、「靜止」。
使停住。如:「止付」、「止血」、「止咳」、「止痛」。
停頓、結束。如:「休止」、「止息」、「適可而止」、「血流不止」。
攔阻、不准。如:「禁止」、「阻止」、「制止」。
僅、只。如:「不止」、「僅止」、「止此一家,別無分號。」
行為。如:「舉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三令五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宋書.卷七二.文九王列傳.建平宣簡王宏》:「三令五申,以齊其心,使動止應規,進退中律。」
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治家的法則。《宋書.卷四二.王弘傳》:「弘明敏有思致,既以民望所宗,造次必存禮法,凡動止施為,及書翰儀體,後人皆依倣之,謂為王太保家法。」《三國演義》第二五回:「吾於皇叔俸內,更加倍與之。至於嚴禁內外,乃是家法,又何疑焉?」也作「家規」、「家約」。
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態不凡的樣子。《宋史.卷四六二.方技傳下.僧志言傳》:「然動止軒昂,語笑無度。」《西遊記》第三九回:「又見那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一個個威嚴端肅,像貌軒昂。」
乖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失誤、不當。《周書.卷七.宣帝紀》:「恐群臣不得行己之志,常遣左右密伺察之。動止所為,莫不鈔錄,小有乖違,輒加其罪。」
比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近來。唐.韓愈〈與華州李尚書〉:「比來不審尊體動止何似?戶離闕庭,伏計倍增戀慕。」
風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痺、半身不遂等病症。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尉遲又有風病舉發,動止不得。」也作「風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