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3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勝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景優美的地方。《西遊記》第三一回:「他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欲與臣私通,臣恐點汙了天宮勝境,他思凡先下界去,托生於皇宮內院。」
名山勝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的山及優美的環境。如:「名山勝境總是令人嚮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贏、占優勢。如:「勝利」、「戰勝」、「獲勝」、「優勝」、「勝訴」、「旗開得勝」、「出奇制勝」。
超越。如:「勝過」、「略勝一籌」、「一個勝似一個」。
優美的地方。如:「勝景」、「勝地」、「尋幽覽勝」、「風景名勝」。
禁得起、承受得了。如:「勝任」、「不勝其擾」、「喜不自勝」。
盡。如:「不勝枚舉」、「不可勝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方、區域。如:「仙境」、「勝境」。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不拾棄人生,所以詩中融入禪意,把參悟禪理與欣賞自然很好地結合起來。這首詩順應自然,尋求與自然默契的勝境,純以寫所用心取勝,人的行止,景的生滅,都沒有滯礙。「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寫景又不泥於景,無處不可適意,偶遇林叟,隨便談笑,竟不覺該有個回去的時候了,達到物我兩忘、色相俱空的境界。《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這首詩通過對話的形式,表現了友矢志歸山、作者設酒饌別的場景。詩句看似平淡,但細細品味,其中包含了無限深意。「君言不得意」,既是朋友歸山的原因,其中也有作...
別有洞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天,道教稱神仙所居住的名山勝境,常和福地連稱。「別有洞天」指風景極為秀麗,引人入勝。《鏡花緣》第九八回:「陽衍進了巴刀陣,但覺香風習習,花氣溶溶。林間鳴鳥宛轉,池內游魚盤旋,各處盡是畫棟雕梁,珠簾綺戶,那派豔麗光景,竟是別有洞天。」
洞天福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仙所住的地方。比喻名山勝境。元.鄧玉賓〈端正好.俺便似畫圖中套.朝元三煞〉:「五嶽十洲,洞天福地。」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二一齣:「紅線絲纏,繡褥花裀,洞天福地,這好事今朝重見。」也作「福地洞天」。
福地洞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名山勝境。《西遊記》第四回:「大王在這福地洞天之處為王,多少尊重快樂,怎麼肯去與他做馬夫?」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齣:「這般樣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也作「洞天福地」。
福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道教的寺院。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這裡有甚麼閒散心處?名山勝境,福地寶坊皆可。」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乾隆朝士”、隱士和“讀書官”,留戀母愛和童年,企求純潔的愛情,美貌天真而有才藝的少女,向往湖山勝境,乃至夢境、仙境和佛教的清淨世界。《能令公少年行》一詩,相當集中地表現了這種矛盾。“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劍”和“簫”或“劍態”和“簫心”正是反映著他思想中這種矛盾的概念。這裏當然不難看到有其逃向空虛的消極的因素,但更多的積極意義卻在於他對那種無可奈何的現實社會環境的極端厭惡和否定,他以溫暖的母親、童年的天真、純潔的愛情以及理想的人物和世界與腐爛不堪的現實社會環境對立,是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變革現實和個性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