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3.90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勞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勞軍隊。《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傳》:「景公與諸大夫郊迎,勞師成禮,然後反歸寢。」
勞師動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員眾多的人力。《紅樓夢》第四五回:「只怕我們家裡還有,與你送幾兩來,每日叫丫頭們就熬了,又便宜,又不勞師動眾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八回:「心中暗想,為了這點點小么魔,便鬧的勞師動眾,未免過於荒唐了。」也作「興師動眾」。
勞師襲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動軍隊襲擊遠方的敵人。語出《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多用以指冒險、不易成功的軍事行動。《清史稿.卷四一八.毛昶熙傳》:「剿賊於既聚之餘,何如蹙賊以難聚之勢?而又無勞師襲遠之危,輕進損威之失。」
動眾勞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規模興兵打仗。後指動用很多人力去做某件事,多含有小題大作的意思。《西遊記》第三回:「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慰勉。如:「慰勞」、「勞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傳授學問或技藝的人。如:「老師」、「教師」、「師徒」。
學習、效法。如:「師法」、「師事」、「師古」。
榜樣、表率。如:「萬世師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稱有專門技藝的人。如:「醫師」、「律師」、「理髮師」、「鋼琴師」。
對道士或僧尼的尊稱。如:「法師」、「禪師」。
軍隊的編制單位。或泛指軍隊。如:「師團」、「誓師北伐」、「班師回朝」。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封神演義》第八一回:「長兄,不必勞師動眾,他自然盡絕,也使旁人知我等妙法無邊。不動聲色,令周兵六十萬餘人自然絕滅。」
大動干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干、戈,古代用以作戰的兩種兵器。大動干戈原指雙方交戰激烈,後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如:「這部機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
人面獸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贊曰:「……夷狄1>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2>,人面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辟3>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隨畜,射獵為生,隔以山谷,雍4>以沙幕,天地所以絕外內也。是故聖王禽獸畜之,不與約誓,不就攻伐;約之則費賂而見欺,攻之則勞師而招寇。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是以外而不內,疏而不戚,政教不及其人,正朔不加其國;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其慕義而貢獻,則接之以禮讓,羈靡不絕,使曲在彼,蓋聖王制御蠻夷之常道也。 〔注解〕 (1) 夷狄:古稱四境未開化的民族。 (2) 被髮左衽:形容頭髮散亂,衣襟開向左側的文化落後民族。被,音ㄆ|,...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為風水便,但見山川馳。  昨日次睢陽,今夕宿符離。雲樹愴重疊,煙波念還期。  相敦在勤事,海內方勞師。 新秋夜寄諸弟  兩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葉下,空齋歸思多。  方用憂人瘼,況自抱微痾。無將別來近,顏鬢已蹉跎。 郊園聞蟬,寄諸弟  去歲郊園別,聞蟬在蘭省。今歲臥南譙,蟬鳴歸路永。  夕響依山谷,餘悲散秋景。緘書報此時,此心方耿耿。 寄中書劉舍人  雲霄路竟別,中年跡暫同。比翼趨丹陛,連騎下南宮。  佳詠邀清月,幽賞滯芳叢。迨予一出守,與子限西東。  晨露方愴愴,離抱更忡忡。忽睹九天詔,秉綸歸國工。  玉座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