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北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邊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以報孝伯之師也。」比喻偏遠的地區。唐.賈島〈酬厲玄〉詩:「我來從北鄙,子省涉西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邊遠地區。《左傳.隱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晉.杜預.注:「鄙,鄭邊邑。」唐.韓愈〈爭臣論〉:「行古人之道,居於晉之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南」相對。如:「北方」、「北極」、「漠北」、「北半球」、「北回歸線」、「北國佳麗」。
失敗。如:「敗北」、「屢戰屢北」、「追亡逐北」。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夏,齊孝公伐我北鄙。衛人伐齊,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懸罄1>,野無青草,何恃2>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 〔注解〕 (1)...
處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這段史料是記載春秋時期,鄭伯即位,把都城超過國土三分之一的京地封給其弟共叔段,又放任段佔領西鄙和北鄙,到後來段企圖謀反,想強奪王位,母親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鄭伯知道後立刻派兵攻打,在鄢這個地方打敗段,段逃到共國。《穀梁傳》針對這個事件評論道: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有失為人兄長;但是直接稱公子共叔段為「段」,則是貶低他,因為他已經失去作為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禮節。相較下,《春秋》經文褒貶之義,鄙視段的程度超過鄭伯。至於對莊公的非議,則在於他「處心積慮」地去實踐把段殺掉的心願。這是說身為兄長的莊公,故意放縱段的罪行,等他釀成大禍後再趕盡殺絕。「處心積...
苦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處心積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這段史料是記載春秋時期,鄭伯即位,把都城超過國土三分之一的京地封給其弟共叔段,又放任段佔領西鄙和北鄙,到後來段企圖謀反,想強奪王位,母親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鄭伯知道後立刻派兵攻打,在鄢這個地方打敗段,段逃到共國。《穀梁傳》針對這個事件評論道: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有失為人兄長;但是直接稱公子共叔段為「段」,則是貶低他,因為他已經失去作為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禮節。相較下,《春秋》經文褒貶之義,鄙視段的程度超過鄭伯。至於對莊公的非議,則在於他「處心積慮」地去實踐把段殺掉的心願。這是說身為兄長的莊公,故意放縱...
倒懸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縛住人的雙足,使臉部朝下倒著懸掛起來。比喻處境極為艱困、危險。《後漢書.卷五八.臧洪傳》:「但懼秋風揚塵,伯珪馬首南向,張揚、飛燕旅力作難,北鄙將告倒懸之急,股肱奏乞歸之記耳。」《文選.潘岳.馬汧督誄》:「爨麥而炊,負戶以汲;累卵之危,倒懸之急。」也作「倒懸之苦」、「倒懸之危」、「倒懸捱命」。
有恃不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恃無恐」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夏,齊孝公伐我北鄙。衛人伐齊,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師,使受命于展禽。齊侯未入竟,展喜從之,曰:「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曰:「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曰:「室如懸罄1>,野無青草,何恃2>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
靡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美色。《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淮南子.原道》:「耳聽朝歌北鄙靡靡之樂,齊靡曼之色,陳酒行觴,夜以繼日。」
潛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處心積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這段史料是記載春秋時期,鄭伯即位,把都城超過國土三分之一的京地封給其弟共叔段,又放任段佔領西鄙和北鄙,到後來段企圖謀反,想強奪王位,母親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應。鄭伯知道後立刻派兵攻打,在鄢這個地方打敗段,段逃到共國。《穀梁傳》針對這個事件評論道: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有失為人兄長;但是直接稱公子共叔段為「段」,則是貶低他,因為他已經失去作為一個公子和弟弟所應有的禮節。相較下,《春秋》經文褒貶之義,鄙視段的程度超過鄭伯。至於對莊公的非議,則在於他「處心積慮」地去實踐把段殺掉的心願。這是說身為兄長的莊公,故意放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