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大陸南部地區,約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諸地。《左傳.昭公十九年》:「若大城城父,而寘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後漢書.卷四八.楊終傳》:「且南方暑溼,障毒互生。」
南方靈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熱帶、亞熱帶分布頗廣,在歐洲中、南部亦又分布,然未發現於美洲。 這種常可發現在臺灣中、低海拔的闊葉樹幹基部,寄生或腐生。 這種過去在臺灣常被誤鑑定為樹舌靈芝(Ganoderma applanatum),兩者同為靈芝屬(Ganoderma)樹舌亞屬(Elfingia)的成員,而區別在於擔孢子較後者為大,且不似後者的多年生子實體孔管有分層的現象。樹舌靈芝為泛溫帶種,其在臺灣的分布尚未被証實。樹舌靈芝具止痛、清熱、化積、止血、化痰的功效。
南方之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方人風氣柔弱,故以寬容忍耐取勝。語出《禮記.中庸》:「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後為寬柔的代稱。
南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南方朔(男,1946年-),原名王杏慶,台灣作家、詩人、評論家、新聞工作者。創作大量的文學評論(包含詩論、書評),還有不少政論。有時於《中國時報》發表文章,另每週三於《國語日報》專欄〈光之所在〉撰寫英美詩歌選集及評論,並藉此提供讀者倫理指引。有些人認為他是思想偏左的文化評論家,長期關注政治、文化、社會議題,有「最用功的民間學者」之稱。 著作《文化啟示錄》《語言是我們的居所》《有光的所在》《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
南方團扇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南方馬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三南方馬陸Trigoniulus tertius大小與磚紅厚甲馬陸相同,體長48~51mm。通常為黑色,體節後部(metazonite)的後緣具有咖啡色環;觸角及步足的顏色具有白色至米黃色的變化型。頭部為白色,雙眼之間具有一條黑色的連接線,頸節(collum)有兩個寬闊的淺色區域。亞成體通常為白色;防禦腺為橘色。防禦腺孔(ozopore)的分泌物為黃色。泡過酒精之後的標本,身體通常為黑色,觸角及步足為黃褐色,體節前部(prozonite)及體節後部(metazonite)具有透明的黃色斑點。防禦腺孔的分泌物略會侵蝕塑膠罐。 本種在臺灣為廣佈種,全臺四處可見。
南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東與南之間的方位。如:「臺東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
乳白南方招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清白招潮蟹、白扇招潮蟹,俗稱夯白扇仔(gia-bei-shi-a,拿白扇子之意)、小白馬,英名Milky fiddler crab, Calling crab, Beckon crab。頭胸甲長僅約1.1公分,寬約1.9公分,是一種體形較小的招潮蟹,頭胸甲略呈梯形,前寬後窄,甲面光滑,前額窄,眼眶寬,眼柄細長,身體為圓柱狀。雄蟹的大螯長在左邊或右邊的比例相近,掌部外側密佈細小的顆粒,指部比掌部長,內面有細小的齒,有的中間部位各有一齒突出,不動指近遠端的三角齒很小或無。雌的蟹兩螯皆小,掌節為淡黃色,指節呈白色。體色會隨潮汐而變,大都呈灰色,有白色細點,也有白、黃、紅、黑的網紋變化,受到外界的...
南方鼯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laucomys volans (Linnaeus, 1758)
小型飛鼠,毛短密而軟,背部和尾灰色帶些許褐色,腹部白色或乳白色四肢長,有滑翔用的皮膜,頭軀幹長21.6~26.8公分,尾長9~18.4公分,體重50~185公克,雌獸比雄獸略大。
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部、墨西哥到宏都拉斯。
棲息於森林中,夜間活動,白天在樹洞或自己做的窩中休息,冬天有時會躲到閣樓中,會滑翔,一般冬天不冬眠;食物包括堅果、樹枝皮、地衣、蕨、果實、漿果等,有時會儲食以度冬;族群密度每公頃2~5隻,活動範圍0.61~2.45公頃,雄獸活動範圍會重疊,雌獸活動範圍則少重疊,但有時會大群聚居;雌獸一年生2胎,幼獸出生的高峯在2月下旬到5月和7~9月,懷孕期40天,一胎1~6仔,通常2~3仔,出生時體重2~3公克,25天睜眼,出生時即有皮膜,8~9週斷奶,雌獸9個月大即可生殖,圈養下壽命可達14年2個月。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松鼠科(Family Sciuridae)
南方龍紋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呈三角形,長度大於寬度,口裂中央彎曲,齒大,平滑呈菱形,噴水孔位於眼之近後方,尾部與軀幹部不易區分,外形介於鮫類與鱝類之間,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起點同,尾鰭後緣凹入,分為上下兩葉,沿中央脊柱之瘤狀突起分布較短而不達尾端,體呈灰危,具白點於背部、腹側淡灰。台灣紀錄與吉打龍紋鱝有異,可能是他種之誤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