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縣名。參見「南鄭縣」條。
南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陝西省境內南部。瀕漢水北岸,為交通重鎮。簡稱為「南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周朝諸侯國之一。位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新鄭縣。
謹慎、莊重。如:「鄭重」。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名。與「北」相對。如:「南方」、「南國」、「江南」、「南極」、「南美洲」、「坐北朝南」。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屈指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衛、虎賁使衛郃,因問郃曰:「遲將軍到,亮得無已得陳倉乎!」郃1>知亮2>縣軍無穀,不能久攻,對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不至十日。」郃晨夜進至南鄭,亮退。詔郃還京都,拜征西車騎將軍。 〔注解〕 (1) 郃:音ㄏㄜˊ。指張郃(西元?∼西元231),三國魏河日鄚人。魏文帝時,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郃料亮無穀不能久攻,遂晨夜進至南鄭,亮退。郃還京,拜征西騎將軍。 (2) 亮:指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
暗度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四月,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漢王1>之國,項王2>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3>,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至南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八月,漢王用韓信4>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5>。邯迎擊漢陳倉6>,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復...
暗渡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度陳倉」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四月,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漢王1>之國,項王2>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3>,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至南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八月,漢王用韓信4>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5>。邯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唱。《孟子.告子下》:「昔者王豹處於淇,而河西善謳。」《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漢王既至南鄭,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多道亡還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叉、歧出的樹枝。《字彙.木部》:「杈,歧枝木也。」宋.陸游〈梨花〉詩:「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雪一杈。」
及鋒而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陜西省南部及湖北省西部一帶) 去,項羽派了三萬人給他,楚軍及諸侯中傾向他於的幾萬人也跟隨了去。但到達南鄭時,隨身的將領及士兵很多都逃走了,因為兵士大部為山東人都想東歸。這時韓信便向劉邦說:「項羽諸將有功的都封王,你卻被派居南鄭,是被貶謫了。兵士們都是山東人,他們日夜想回東方的故鄉,應該趁著這股銳氣,利用他們攻回去,如此可以成大功 (原文是: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要不然等到局面定後,人人都想要安寧,就不能再用了。我看不如舉兵東下和項王爭奪政權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