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思抽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思現象是皮亞傑(J. Piager, 1896~1980)提出的一種概念。皮亞傑把抽象概念分為:經驗抽象(empirical abstraction);假經驗抽象(pseudeo-empirial abstraction);和反思抽象。經驗抽象指個人從經驗或具體操作中獲得物體的特性,而這些特性是依附在該物體上的,例如物體的重量。假經驗抽象強調個人從經驗或具體操作中獲知物體的特性,而這些特性並不依附在物體上的,例如,比較二物體的重量,並得知其中一物體較另一物體重。反思抽象是完全出於個人內在生成的,例如,某人知道物體甲較物體乙重,物體乙較物體丙重,從而得知物體甲較物體丙重。
  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多數中撮取。如:「抽籤」、「抽獎」、「抽樣調查」。
吸取。如:「抽水」、「抽菸」。
脫離。如:「抽身」。
抽象:籠統不具體的概念。如:「抽象畫」。
收、縮。如:「抽筋」。
萌發、長出。如:「抽芽」、「抽穗」。
鞭打。如:「他闖了大禍,被爸爸拿籐條抽了一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類動物。是陸地上現存最大的動物。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力強,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
外觀、狀態。如:「形象」、「現象」、「氣象」、「星象」、「天象」。
意念針對的人或事物。如:「對象」。
仿效、摹擬。如:「象形文字」。
反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檢討、反省。如:「他反思自己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深感慚愧,便立志發奮讀書。」
抽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哲學上指從個別的、偶然的不同事物中,分析出其共同點的思想活動。相對於具體而言。
2.泛指籠統概括。亦相對於具體而言。如:「你的話說得太抽象了,能不能具體一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