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5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磕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對論調。《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連他的爹娘和世上的人可就都把他看得輕賤了,這是孟夫子當日和周霄打了一個鶯鶯跳過粉皮牆的反西廂反磕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硬物上碰撞。如:「磕破」、「磕碰」、「磕打」。
叩頭、頓首。如:「磕頭」、「磕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