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74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反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相術中的骨相,據說有這種骨相的人不忠。《三國演義》第五三回:「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體內支撐其身體的支架總稱或其單獨部位。如:「骨骼」、「骨盤」、「脊椎骨」。
支持物體的架子。如:「傘骨」、「鋼骨」、「龍骨」、「扇骨」。
氣概、風度。如:「風骨」、「傲骨」。
骨肉:比喻血統關係最接近的人,像父子、兄弟等。如:「骨肉團圓」。
骨頭:比喻人的個性。如:「他是個硬骨頭,欺辱不得的。」
骨碌:滾轉的樣子。如:「電話鈴響,他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的。與「正」相對。如:「反面」、「反穿」、「反串」、「擺反了」。
翻轉。如:「反敗為勝」、「反守為攻」、「易如反掌」。
與原來的不同。如:「反常」、「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
抗議、不贊成。如:「反對」。
回、還。如:「反攻」、「反省」、「反璞歸真」。
類推。如:「舉一反三」。
背叛、背離。如:「造反」、「反叛」。
平反:翻案。如:「經過多年的奔走,這場冤獄終於平反了。」
反切:古人的注音方法。用兩字標注,把上一個字的聲跟下一個字的韻切合而成一個音。如:「東,德紅反,即是一種反切。」
禍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的根源。漢.王符《潛夫論.斷訟》:「凡諸禍根,不早斷絕,則或轉而滋蔓。」《三國演義》第五三回:「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