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87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受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接受敵軍的投降。《後漢書.卷二二.朱祐傳》:「大司馬吳漢劾奏祐廢詔受降,違將帥之任,帝不加罪。」唐.杜甫〈與嚴二歸奉禮別〉詩:「山東群盜散,闕下受降頻。」
2.投降。《水滸傳》第七九回:「潑賊,你走那里去!快下馬來受降,饒你命!」
受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唐築以接受敵人投降的城。漢故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旗北;唐則築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西從上落下。如:「降旗」、「降落」、「降雨」、「喜從天降」。
壓低。如:「降價」、「降低」、「降職」、「降級」。
屈服、服從。如:「投降」、「降敵」、「寧死不降」。
制服。如:「降服」、「降龍伏虎」、「一物降一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得、納入。如:「接受」、「受人之託」、「受之有愧」。
被、遭遇。如:「受寒」、「受挫」、「受害」、「受苦受難」。
容忍、忍耐。如:「忍受」、「承受」、「受不了」。
適合,表示好的意思。如:「受用無窮」。
推心置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更始遣使者,即立帝為蕭王。諸將議上尊號,帝不許。帝擊銅馬1>,大破之,受降適畢,封降賊渠率2>,諸將未能信,賊亦兩心。帝敕3>降賊各歸營勒兵待,帝輕騎入,案行4>賊營。賊曰:「蕭王5>推赤心6>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7>。」由是皆自安。 〔注解〕 (1) 銅馬:指銅馬賊,王莽末年,起於北方的叛軍之一。 (2) 渠率:首領。 (3) 敕:音ㄔˋ,指帝王對臣屬所下的命令。 (4) 案行:巡察。 (5) 蕭王:指東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劉秀起兵討伐王莽,因大敗莽軍及其他叛軍,被劉玄封為蕭王。後光復漢室,定都洛...
雷厲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復卦》三國魏.王弼.注1>天地以本為心者也。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語息則默,默非對語者也。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李觀〈漢受降城銘并序〉、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參考資料〕 ■唐.李觀〈漢受降城銘并序〉(據《全唐文.卷五三五.李觀》引)帝曰:「吁,周之衰,秦之亡,皆不由之,故龜鼎用遷,乃出元宮。登皇車,騖六龍,建九旒,人馬駢駟,戎車擊輈,非六月之師,異瑤池之遊。雲撓雷厲,風行川浮,震震耀耀,而入於苦寒之陬。……」■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據《全唐文.卷五四八.韓愈》引)伏以大唐受命有天下,四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招待、禮遇、賞識。《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自謂才能宜參權要,既不見知,常懷慎惋。」唐.岑參〈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詩:「何幸一書生,忽蒙國士知。」
投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反抗、抵抗、受降、抗拒
風行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源,提供參考。 ※#《易經.復卦》三國魏.王弼.注1>天地以本為心者也。凡動息則靜,靜非對動者也;語息則默,默非對語者也。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李觀〈漢受降城銘并序〉、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參考資料〕 ■唐.李觀〈漢受降城銘并序〉(據《全唐文.卷五三五.李觀》引)帝曰:「吁,周之衰,秦之亡,皆不由之,故龜鼎用遷,乃出元宮。登皇車,騖六龍,建九旒,人馬駢駟,戎車擊輈,非六月之師,異瑤池之遊。雲撓雷厲,風行川浮,震震耀耀,而入於苦寒之陬。……」■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據《全唐文.卷...
推心致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推心置腹」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更始遣使者,即立帝為蕭王。諸將議上尊號,帝不許。帝擊銅馬1>,大破之,受降適畢,封降賊渠率2>,諸將未能信,賊亦兩心。帝敕3>降賊各歸營勒兵待,帝輕騎入,案行4>賊營。賊曰:「蕭王5>推赤心6>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7>。」由是皆自安。 〔注解〕 (1) 銅馬:指銅馬賊,王莽末年,起於北方的叛軍之一。 (2) 渠率:首領。 (3) 敕:音ㄔˋ,指帝王對臣屬所下的命令。 (4) 案行:巡察。 (5) 蕭王:指東漢光武帝劉秀(西元前6∼西元57)字文叔。蔡陽人,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劉秀起兵討伐王莽,因大敗莽軍及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