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1.01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可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力學上一個物理作用過程之特殊性質,當此作用過程逆向運作而返回其起始狀態時不會對系統的周遭環境產生任何變化或效應,則此種物理作用之過程稱之具有可逆性
  可逆性是認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論中的重要概念;意指兒童能在內心裡以相反的方向操作某一行動之可能性,如兒童能夠由甲大於乙而推知乙小於甲,由小明是小華的哥哥而推知小華是小明的弟弟等。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可逆性是具體操作期(大約七到十一歲之間)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守恆(conservation)概念的重要基礎。例如,在前操作期裡,兒童只會在天秤的一端加上砝碼以使天秤的兩邊保持平衡,而不會從另一端拿掉砝碼以保持平衡。如果加太多砝碼,也只會在另一端再加砝碼下去。但是,到了具體操作期,兒童便知道在右邊加上砝碼就如同在左邊拿掉砝碼一樣,也可保持兩邊的平衡。可見「加上」砝碼和「...
可逆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熱力系統當發生有狀態的改變時,因此系統和外在環境存在有溫度的差異,或此系統本身因承受不可逆的影響(如流體流動摩耗能量,突然膨脹做功,…)而造成此系統本身可用能量的損失。譬如若此系統在完全考慮可逆的過程變化時,當可有最大的功Wrev輸出,但是實際上卻僅有Wact輸出。所以I=Wrev-Wact,即I 為無形中所損耗而無法有效輸出的能量,亦稱之為不可逆性
  不可逆性可逆性(reversibility)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可逆性是合於邏輯的思考過程,最常用到的是數學運算以及所有屬於因果關係的問題。所謂可逆性,是指思考問題時,可以從正面去想,也可以從反面去想;可以從原因去看結果,也可以從結果去分析原因。如此,能夠使用順向與逆向兼顧的思考歷程,即稱為可逆性。而不可逆性即為不能夠用正反兩面去思考問題。根據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知發展的研究發現:前運思期的兒童尚缺乏可逆的思考功能,也因而未具有守恆概念。例如,這時期的兒童還沒有質量守恆的概念。兩個完全一樣的球形泥塊之中一個被捏成香腸形時,便說二者大小不相同。他無法了解如...
可逆性毒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性物質所引起的毒性作用或損害在停止暴露或接觸毒物後,可逐漸減輕。所引起的組織結構和功能改變恢復正常,如受損害的組織再生能力較強,或毒物與榊或其他受體等非共價結合所產的毒性作用經常是可逆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如:「許可」、「認可」。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美好的。如:「可人兒」。
可汗(: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向、顛倒。與「順」相對。如:「逆水行舟」、「反向逆行」、「倒行逆施」、「逆流而上」。
違背、不順從。如:「逆倫」、「叛逆」、「忠言逆耳」。
背叛。如:「逆賊」、「叛逆」、「逆子」。
不順遂。如:「逆境」、「橫逆」、「逆來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賦的本質。如:「天性」、「本性」、「人性本善」。
物體的特質、功用。如:「酸性」、「藥性」、「毒性」。
生物或物體的種別、類別。如:「男性」、「女性」、「陰性」、「陽性」。
脾氣。如:「個性」、「率性」、「任性」、「急性子」。
有關男女情愛交合的。如:「性行為」、「性生活」。
方式、範圍。如:「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全球性」。
態度。如:「理性」、「感性」、「冒險性」、「依賴性」。
皮亞傑(Jean_Piaget)認知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Preoperational, 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具體運動階段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7-11歲)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能理解可逆性與守恆的道理。形式運算階段 (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11-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能按假...
前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運思期1.1 中心化1.2 不可逆性1.3 自我中心1.4 參考書目 前運思期幼兒時期兩歲到七歲左右的兒童,此時期的兒童通常缺乏思考的邏輯,他們在邏輯方面常採跳躍式的思路,因此較無法用思考解決問題。在此時期的兒童通常會有三個特徵,中心化或稱專注性,不可逆性及自我中心。 中心化就是指此時的幼兒經常只有一種單調的觀點,或是看事情的角度只有單一層面,無法全面而有邏輯性地看待事情的整體,此時最常做的實驗就是關於體積以及形體的改變,我們也可以說這是...
具體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具體運思期1.1 發展階段1.2 序列化1.3 去中心化1.4 可逆性1.5 分類1.6 參考書目 具體運思期 發展階段約為幼童七到十一歲時期,此階段的幼兒無法脫離眼前世界所能見到的物質,他們能做的思考著重在具體方面,無法做抽象的思考,不過在此時期也比前運思期多了幾個新的進展,包含備有序列化的能力,去中心化,可逆性,遷移,守恆以及分類的能力。 序列化此種能力近似於甲、乙、丙三人互比身高,他們推論出下面幾句話,甲比乙高、丙比甲矮、乙比丙高,雖...
壞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或數個細胞或器官、組織的一部分發生不可逆性的傷害而死亡,稱為「壞死」。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