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右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重武功等事。《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傳》:「古者賞有功,襃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技擊有關的。如:「武功」、「武術」。
與軍事有關的。如:「武備」、「武器」。
勇猛。如:「威武」、「孔武有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方向、位置。與「左」相對。如:「右手」、「向右轉」、「前後左右」。
地理位置上,方位面向南時,指西邊。如:「江右」、「隴右」、「山之右」。
政治立場保守的。如:「右派」、「右翼」、「右傾」。
高。如:「無出其右」。
守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已成的事業,不使失墜。《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古者賞有功,褒有德,守成〔上〕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
程咬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65)後改名程知節,唐濟州東阿人。善馬槊,隋末,盜賊四起,聚眾共保鄉里。後事李密,領內馬軍。密敗,事世充,後拒之。授秦王府左三統軍,以功封宿國公。從太宗討建成、元吉,拜太子右衛率,遷右武衛大將軍。貞觀中改封廬國公,曾討賀魯。卒,賜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武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禁軍之稱,歷代多有之。如漢末曹操為丞相,設武衛營。魏文帝置武衛將軍以統率禁旅。隋置左右武衛,各置大將軍、將軍,唐因隋制,宋復因循。元初有武衛軍,不久改稱侍衛親軍。至元二十六年設武衛親軍都指揮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質與前不同。清末也有武衛軍的名稱。
大小李將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唐代畫家李思訓、李昭道父子。李思訓曾官右武衛大將軍,畫壇遂有大李將軍之稱,連帶便稱李昭道為小李將軍,故父子並稱為「大小李將軍」。兩人都以擅畫金碧山水著名於世。
律令軍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衝府約有府兵一千,其長稱為折衝都尉,次官較果毅都尉。擔任首都警備的有十二衛(左右衛、左右驍都衛、左右武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六率府。十二衛長官稱大將軍,次官稱將軍;六率府直屬太子,這些統稱為禁軍,各領五十個折衝府。邊境的警衛有兩百五十四鎮、三百三十二戌。鎮將、戌主率領折衝府輪番遣來的防人擔當警衛之責。上述乃平時編制,若遇戰事,則由折衝府組成行軍,由行軍大總管管轄。府兵非從所有丁男中選拔,而是從設有折衝府的州里調爭丁男充當。擔任府兵的丁男,每年農閒時須入折衝府接受軍事訓練;每年需赴十二衛六率府擔任衛士一個月,稱為番...
李思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51~716)字建見,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代宗室,是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擅畫金碧山水著稱,為山水北宗之祖。工書法。曾任右武衛大將軍。其子昭道亦擅山水,人稱其父子為大李將軍、小李將軍。
李思訓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書法家李邕所撰。全名為〈唐故雲麾將軍右武衛大將軍贈秦州都督彭國公謚曰昭公李府君神碑並序〉。此碑以行書帶楷書筆法,瘦勁露骨,體健韻美。立於陝西省蒲城縣。也稱為「雲麾將軍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