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2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1)參見「大司馬」條。(2)郡佐之屬。魏晉時為刺史屬官,理軍事。隋唐節度使之下皆置行軍司馬之官,為佐吏之屬,具參謀性質。又每州置州司馬一人,多以貶斥之官員任之,徒具虛銜無實際職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稱「司馬」,其實不同。
2.星名。《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傳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馬,或曰伯樂。」
3.複姓。如漢代有司馬遷、三國魏有司馬懿。
司馬昭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路人皆知。三國魏曹髦在位時,大將軍司馬昭蓄意篡奪帝位,專擅國政,自為相國,後髦封昭為晉公,加九錫,昭佯辭不受。曹髦憤曰:「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見《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後比喻人所共知的陰謀野心。《宋史.卷四七一.姦臣傳一.安惇傳》:「無君之惡,同司馬昭之心;擅事之跡,過趙高指鹿為馬。」
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人。生於龍門,年輕時遊歷宇內,後以四十二歲之齡繼承父親司馬談為太史令,並承遺命著述。後因李陵降匈奴事,遷為之辯護,觸怒武帝下獄,受腐刑。後為中書令,以刑後餘生完成太史公書(後稱《史記》),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餘言,為紀傳體之祖,亦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記又為正史之宗,故後世稱司馬遷為「史遷」。又《漢書藝文志》載有所著之賦八篇,今僅見悲士不遇賦。
司馬青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馬,職官名。青衫,指卑微的官服。唐朝詩人白居易自述貶官江州司馬期間,一日於江邊送客,聽聞鄰船上歌女訴說身世,感動得將衣衫哭溼了。語出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後人以司馬青衫指白居易,亦用來比喻極為悲傷哀痛。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
司馬相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79~前117)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後稱病免官。復以子虛賦得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相如之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也稱為「馬相如」。
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著有《資治通鑑》、《稽古錄》、《涑水紀聞》等。
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帝甚親重之,屢出師與蜀相諸葛亮相抗,使亮不能得志於中原,後以丞相執國政。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宣帝。
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10)西漢夏陽(今陝西省韓城縣南)人。司馬遷之父。習道家之言,建元、元封間仕為太史令,愍學者不達各家精義,乃論六家要旨。後武帝行封禪於泰山,談以掌天官而未能參與其事,遂憤而卒。
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簡介:2 作品特色:3 後人評價:4 著作: 生平簡介:司馬翎(1933年-1987年),本名吳思明,廣東揭陽人(現屬揭東縣曲溪鎮),為將門之後(父親為19路軍將領吳履遜),別署「吳樓居士」、「天心月」。自幼涉獵廣泛,兼及佛、道,雅好現代文藝,1947年全家移居香港,1957年以僑生的身分來台就讀政治大學政治系。1958年就讀大二時,因寫作《關洛風雲錄》成名,一度休學在家從事武俠小說寫作,陸續寫出《劍氣千幻錄》、《劍神傳》,分別連載於香港、台灣的報章雜誌,一時聲譽鵲起,公推是武俠小說界的新星。大學畢業後,曾擔...
文君司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君,卓文君。司馬司馬相如。卓文君在喪夫後,遇見才子司馬相如,一見傾心,兩人於是私奔。見《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後以文君司馬指相愛的情人或夫妻。《群音類選.清腔類.卷二.石竹花.從他別後曲》:「常言道愛他反著他,怎學得文君司馬,俏冤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