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3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向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1~300)字子期,西晉懷(今河南省沁陽縣)人,為竹林七賢之一。注《莊子》,妙行奇致,大暢玄風,唯〈秋水〉、〈至樂〉二篇,未竟而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姓。如晉代有向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稻麥等穀類吐穗開花。如:「麥秀」、「苗而可秀」。
優異、傑出的。如:「優秀」、「一枝獨秀」。
優異傑出的人才。如:「後起之秀」、「文壇新秀」。
清麗、俊美的。如:「俊秀」、「清秀」、「秀美」、「秀髮」、「秀氣」、「秀逸」、「山明水秀」、「秀外慧中」。
譯音用字。有表現、表演之意。如:「做秀」、「秀一下」、「一場秀」。
鶴立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名人。魏晉時期是個政局動盪的時代,許多人追求名利、攀附權貴,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人為了表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只有嵇紹不顧個人生死的保衛著惠帝,但最後仍...
異曲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戰國時莊周撰。漢志著錄五十二篇,今傳者為晉郭象本,僅三十三篇,唐時改稱南華經。古注有晉司馬彪、向秀、郭象等,又有唐朝成玄英疏、清朝王先謙集解、郭慶藩集釋。其書大要與老子相近,文辭汪洋恣肆,旨趣深奧。 (3) 騷:即〈離騷〉,楚辭篇名。戰國時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懷王,因讒言被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表明愛國心志。全文詞采雅麗,為一長篇韻文,對後代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4) 太史所錄:指《史記》。 (5) 子雲:揚雄,字子雲。西元前53∼西元18,西漢成都人。其人口吃而博學深思,少喜作賦,多仿司馬相如,後薄之而不為,於是作太玄以擬易,作法言以擬論語,仿《倉頡》篇作《訓纂》,仿虞箴作州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接續、繼續。《文選.向秀.思舊賦》:「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尋。」《梁書.卷三三.劉孝綽傳》:「殿下降情白屋,存問相尋。」
標新立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一書是戰國時莊周所撰。晉代的向秀曾經替《莊子》作注,可惜還沒完成就死了,郭象接替他完成注釋的工作。同時期也有很多著名學者研究〈逍遙遊〉,但沒有人的見解可以超越他們,直到支道林的出現。根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支道林曾經和馮懷在白馬寺談天,席中聊到《莊子.逍遙遊》。支道林對〈逍遙遊〉這篇的見解新奇獨到,不但「標新理」而且「立異義」,不僅超越了向秀和郭象兩人,更是那些著名學者探索追求不及的。同樣在《世說新語.文學》中另有一篇則載,孫興公對王羲之稱讚支道林說:「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王羲之剛開始不以為,待親耳聽聞支道林論〈逍遙遊〉,果然一聽就不想離開。《世說新語》這兩篇原文中...
無病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劉熙載《藝概.賦概》:「賦必有關著自己痛癢處,如嵇康敘琴、向秀感笛,豈可與無病呻吟者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金屬放入火中燒紅,再用鐵錘搥打。如:「鍛鍊」、「鍛造」、「鍛工」、「鍛接」。《書經.費誓》:「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
狷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廉潔耿直。《晉書.卷四九.向秀傳》:「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