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6.86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含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忍恥辱。《左傳.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君含垢。」也作「含詬」。
含垢忍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恥辱。唐.陳子昂〈謝衣表〉:「未雪國恥,所以含垢忍辱,圖死闕庭。」也作「含垢忍恥」。
忍辱含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羞辱。漢.班昭《女誡.卑弱》:「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也作「忍恥含垢」、「忍恥含羞」、「忍辱含羞」。
含垢忍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恥辱。《晉書.卷九八.王敦傳》:「先帝含垢忍恥,容而不責,委任如舊,禮秩有加。」也作「含垢忍辱」。
含垢納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包含塵垢,容納汙物。如:「地氈容易含垢納汙,應該勤加清洗。」也作「納垢藏汙」、「藏垢納汙」、「藏汙納垢」。
2.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指國君有容忍恥辱的度量。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退而上書數萬言,大抵皆勸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納汙,屈己以裕人也。」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如:「不正當的娛樂場所,往往含垢納汙,成為罪犯淵藪。」也作「納垢藏汙」、「含垢藏疾」、「藏垢納汙」、「藏垢懷恥」、「藏汙納垢」。
含垢藏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國君應有容忍恥辱的寬大氣度。《周書.卷二○.賀蘭祥傳》:「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鄰好,申之以婚姻。」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賊孫權,遭遇亂階,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納汙」。
忍恥含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羞辱。宋.蘇軾〈上韓樞密書〉:「好兵始禍者既足以為後嗣之累,則凡忍恥含垢以全人命,其為子孫之福審矣。」也作「忍辱含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忍受、忍耐。如:「茹苦含辛」。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含垢忍恥,與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恥辱。如:「含垢偷生」。
忍辱負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含垢忍辱、臥薪嚐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