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5.3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吳興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在浙江省境之北,位太湖西南。舊為烏程、歸安二縣。地產蠶絲,為全國之冠。今大陸地區已廢去此縣,新設湖州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發生或出現。如:「興起」。
創立、建造、舉辦。如:「興辦」、「興學」、「興建」。
旺盛、昌盛。如:「興隆」、「興盛」、「興旺」。
流行、盛行。如:「時興」。
發動。如:「興兵」、「興師問罪」、「大興土木」。
情致、趣味。如:「助興」、「詩興」、「興致」、「興趣」、「酒興正濃」。
快樂、喜悅。如:「高興」、「興高采烈」、「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國名。
大陸地區江蘇省的簡稱。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行政單位。古時候歸屬於州、府、道,現今則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臺北縣」、「雲林縣」、「高雄縣」、「縣政府」。
張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90~1078)字子野,宋朝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人。工詩詞。所作詞有「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捲花影」、「柳徑無人,墜輕絮無影」等名句,故人稱「張三影」、「三影郎中」。又因其詞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三句,故亦稱「張三中」。其詞多描寫士大夫生活及男女之情,與柳永齊名。官至都官郎中,著有《安陸集》。
霅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在浙江省吳興縣治南。苕溪、前溪、餘不溪、宵溪會合後方稱為「霅溪」,東北流入太湖。
苕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源於浙江省天目山,分東苕和西苕,於吳興縣匯合注入太湖。秋時兩岸多苕花,其白如雪,故稱為「苕溪」。也稱為「苕水」。
汪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和,提點江州太平觀,終不得用。北宋時官至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紹興元年,除龍圖閣直學士知湖州(今淅江吳興縣),擅長寫四六文,詔令制誥皆出自其手。官至顯謨閣大學士,封新安郡侯,為官清廉,「通顯三十年,無屋廬以居。」,知徽州、宣州。又知撫州(今江西臨川)、泉州。紹興二十四年,卒。 評價目前尚無確切資料 著作《浮溪詞》資料來源:網路
皕宋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陸心源的藏書樓。在今浙江省吳興縣。約藏宋版書近二百種,故稱為「皕宋樓」。
丘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64~508)字希範,南朝齊梁間烏程(今浙江省吳興縣)人。八歲能屬文。梁武帝嘗任之為中書郎,待詔文德殿。帝嘗著連珠,群臣繼作者數十人,丘遲所撰,詞采麗逸,為一時之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