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9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指與外邦和平相處。如:「昭君和番」。
昭君和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元帝時送王昭君出塞與匈奴單于和親的故事。見元.馬致遠《漢宮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對外國或邊境少數民族的稱呼。
外國或外族的。如:「番茄」、「番薯」、「番石榴」。
更代、替換。如:「輪番上陣」。
量詞。A>用於計算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次」。如:「三番兩次」、「思考一番」、「白費一番苦心」。B>種、類。如:「一番天地」、「一番見解」、「一番滋味」。
昭君出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雜劇名。明陳與郊作,演漢元帝與王昭君,因毛延壽的破壞,以致匈奴單于要索昭君以和兵的故事。因記昭君遠出塞外和番,故稱為「昭君出塞」。
刀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兵事。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毛延壽將美人圖獻與他,索要昭君娘娘和番,以息刀兵。」
曲心矯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地陰險虛偽。《金瓶梅》第七十五回:「他就是清靜姑姑兒了!單管兩頭和番,曲心矯肚,人面獸心,行說的話兒,就不承認了。」
罵毛延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西漢故事戲。敘述漢朝毛延壽投降匈奴,獻出昭君圖,致使昭君出塞和番,蘇武出使被囚,諸事皆由毛延壽引起,漢元帝痛罵他的故事。
昭君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曲名。為古琴曲。描述漢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全曲的曲調性甚強,樂句整齊,節奏規律,有歌舞曲的特徵。
2.詞牌名。屬雙調。為敘述漢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也稱為「洛妃怨」、「一痕沙」、「宴西園」。
布達拉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西藏拉薩西北馬爾布里山上,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十七世紀重建。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三者相互貫通,渾然一體。海拔三千七百多公尺,占地總面積三十六萬餘平方公尺,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為喇嘛及信教群眾頂禮膜拜的聖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