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40.3784 ms
共 1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朝代名:(1)傳說中帝堯的時代。(2)參見「唐朝」條。(3)參見「後唐」條。(4)參見「南唐」條。
2.中國的別稱。如:「唐裝」、「唐人街」。
3.庭院中的道路。《詩經.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文選.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豐朱草於中唐。」
4.姓。如明代有唐順之。
1.廣大。《文選.枚乘.七發》:「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2.參見「荒唐」條。
3.參見「唐突」條。
虛、空。如:「功不唐捐」。
「唐」的異體字。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面上看來,整篇文章寫的都是荒誕不經的事情,而內涵所說的其實是充滿深刻情感的痛苦遭遇。《紅樓夢》第一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裡的芋頭,而被稱作「種芋」;若不幸遇上漲潮,偷渡者只能隨波漂流,喚作「餌魚」。(註2) 相關俗語「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唐山是中國大陸的意思,由於前往臺灣可能觸犯禁令、遭遇海難,又是陌生的環境,這句話代表了當時移民渡海來臺的緊張心情。「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語道出渡臺的危險性,比喻在十個渡臺移民之中,最後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能平安定居臺灣。「過番剩一半,過臺灣無得看」:番在當時指的是南洋地區,去南洋的人,大概有一半的存活率;至於到臺灣的人...
|
荒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誇大不實。唐.韓愈〈桃源圖〉詩:「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2.言行乖謬、不合禮法。宋.蘇軾〈初到黃州〉詩:「自嘆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3.慌張。元.朱凱《黃鶴樓》第一折:「那周瑜不弱如興劉滅楚的這漢張良,索仔細,莫荒唐。」
|
唐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觸犯、牴觸。《後漢書.卷七○.孔融傳》:「又融為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宮掖。」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見鑾輿,便唐突。」也作「搪突」。
2.失禮,冒昧的舉動。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兒性好靜坐,唐突勿罪。」清.洪昇《長生殿》第四齣:「這等說,倒是寡人唐突了。」也作「搪突」。
|
頹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靡不振。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李安國頹唐如玉山之將崩。」
|
唐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隄防。「唐塞」原指堵塞隄防上的孔。語本《淮南子.人間》:「唐有萬穴,塞其一,魚何遽無由出。」後多指敷衍了事、塞責應付。《聊齋志異.卷三.毛狐》:「戴月披星,終非了局。使君自有婦,唐塞何為?」也作「搪塞」、「塘塞」。
|
唐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日海外華僑對大陸地區的稱呼。例:頭擺客家人大部分都係從唐山來臺灣。(從前客家人大部分都是從大陸地區來臺灣。)
|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期從唐山來臺開墾的男子多與平埔族女性通婚,而造成此現象。
|
唐詩三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蘅塘退士孫洙所編,六卷,三百十一首詩。本書收錄唐詩中比較淺顯明白,以及膾炙人口的作品,適合一般人吟誦閱讀,流行甚廣。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