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8.48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唯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怕。如:「他小心翼翼地捧著這些玻璃杯,唯恐失手摔破了。」《漢書.卷八.宣帝紀》:「唯恐羞先帝聖德,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歷載臻茲,然而俗化闕焉。」三國魏.阮籍〈大人先生傳〉:「心若懷冰,戰戰慄慄,束身修行,日慎一日;擇地而行,唯恐遺失。」
唯恐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怕來不及或趕不上。如:「避之唯恐不及。」唐.權德輿〈唐丞相金紫光祿大夫守太保致仕贈太傅岐國公杜公墓志銘序〉:「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趨人之急,唯恐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只有。如:「唯一」、「唯有」、「唯獨」。
表示謙恭的應答聲。如:「唯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如:「恐懼」、「驚恐」、「恐慌」。
威嚇。如:「恐嚇」。
疑慮不定之詞。有大概、可能的意思。如:「他恐怕不會來了。」
白駒過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遷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姜維跟隨諸葛亮北伐四次,以一統中原為志業,此話中便表達出他的急切,似乎唯恐時間過得太快,志業未竟而身先死。後來在《金瓶梅詞話》第二回中亦有:「白駒過隙,日月攛梭,纔見梅開臘底,又早天氣回陽。」同樣是用「白駒過隙」來說時光流逝、時令變遷之疾速。
色厲內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陽貨》篇載:孔子說:「有些人外表非常嚴厲,內心卻十分怯懦,若拿小人來作比喻,就像是翻牆挖壁進入別人家裡的盜賊。」透過這段文字,我們大概可以測知,在孔子眼中,「色厲內荏」者,指的是表裡不一的人。這樣的人在人前偽裝成嚴峻守義之士,竊取別人的尊敬,但內心唯恐被人識破,令人不齒,和盜賊在人前裝作光明正大,但心裡就怕被人拆穿一樣。後來「色厲內荏」被用來形容人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
因噎廢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噎廢食」之「噎」,典源作「饐」。「饐」同「噎」。因為怕噎死,而不再吃東西。比喻曾經出過差錯,唯恐再錯而不去做該做的事。語本《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攜帶。《後漢書.卷二一.耿純傳》:「選敢死二千人,俱持彊弩,各傅三矢。」《宋史.卷三三一.沈遘傳》:「邊人驩激,執弓傅矢,唯恐不得進。」
寡廉鮮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1>〉(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義不反顧注音︰|ˋ ㄅㄨˋ ㄈㄢˇ ㄍㄨˋ漢語拼音︰yì bù fǎn gù釋義︰猶「義無反顧」。見「義無反顧」條。 01.《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源) 02.清.方苞〈李剛主墓誌銘〉:「倘一旦揚子於朝,以學士或御史中丞徵,子將亡命山海而義不反顧乎?抑猶躊躕不能自決也?」 參考詞語︰義無返顧注音︰|ˋ ㄨˊ ㄈㄢˇ ㄍㄨˋ漢語拼音︰yì wú fǎn gù釋義︰猶「義無反顧」。見「義無反顧」條。 01.宋.張孝祥〈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